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关于印发《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 MB1961735/2022-30392 文       号 : 咸文旅发〔2022〕4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文化;旅游 发文单位: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名       称: 关于印发《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23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年05月23日


咸宁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录

一、咸宁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 “十三五”旅游发展取得成就 

1.文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文旅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成果显著 

3.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文旅融合亮点初显 

4.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旅游服务品质快速提升 

(二)“十三五”旅游目标完成情况 

1.经济目标 

2.行业目标 

3.社会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核心吸引物缺乏 

2.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3.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二、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背景 

1.国家层面 

2.湖北省层面 

3.武汉城市圈 

4.武咸同城 

(二)发展优势 

1.地理区位优越 

2.文化底蕴深厚 

3.生态环境良好 

4.旅游资源多样 

(三)上位规划分析 

1.《“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2.《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3.《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4.《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主要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文旅融合,多业互动 

3.突出特色,全域联动 

4.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三)发展目标 

(四)主要指标 

(五)旅游形象 

(六)空间布局 

1.一核引领 

2.两翼腾飞 

3.三区联动 

四、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行动计划 

(一)拓展旅游重点发展领域 

1.乡村旅游 

2.红色旅游 

(二)深化“旅游+”融合发展 

1.旅游+大健康产业 

2.旅游+体育产业 

3.旅游+教育产业 

4.旅游+商业 

5.旅游+工业 

6.旅游+科技产业 

(三)注重旅游要素建设 

1.旅游餐饮 

2.旅游住宿 

3.旅游购物 

4.旅行社 

(四)完善旅游公共配套服务 

1. 通景公路 

2. 旅游集散网络 

3. 旅游标识标牌 

4. 旅游厕所 

5. 智慧旅游服务 

(五)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1.推进整体营销 

2.实施精准营销 

3.深化品牌营销 

(六)构建旅游消费新生态 

1.促进假日旅游消费 

2.提升夜间旅游消费 

3.推进线上旅游消费 

五、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支持政策 

(三)狠抓招商引资 

(四)强化人才保障 

(五)提升治理水平 

附录: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重点项目库 

(一)在建项目 

(二)储备项目 

(三)策划项目 

“十四五”时期是旅游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期。为更好地促进咸宁市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咸宁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 “十三五”旅游发展取得成就

“十三五”时期,咸宁市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旅游标准化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取得重大成效,旅游投资力度明显增强,旅游精品创建不断提升,市场营销成果显著,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旅游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1.文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十三五”以来,咸宁市围绕“大旅游、大文化、大健康”的发展战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6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5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咸宁市旅游业有效地发挥了扩大内需的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旅游业成为咸宁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拉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产业,绿色崛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产业、美丽产业。

2.文旅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成果显著

“十三五”以来,咸宁市围绕做大做强全域旅游大文章,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业态融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着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不断彰显咸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方面,全域旅游供给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全市景区景点由原来的30多个增长到近70个,赤壁古战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崇阳柃蜜小镇·白崖山景区、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嘉鱼田野乡村公园成功创建4A级景区,通山县获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嘉鱼县官桥镇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设施全域配套。全市A级旅游景区全部通达对应的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公路新建及改扩建总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新增旅游客运公司8家,建成游客集散中心6个,游客咨询中心46个,自行车休闲绿道238公里,旅游标识标牌更新实现区域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A级旅游厕所169座,其中AAA级15座、AA级56座、A级98座,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率达到100%。

3.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文旅融合亮点初显

“十三五”以来,咸宁市依托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示范点、特色民宿、夜间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增强旅游市场吸引力。依托特色茶文化,全力推进“万里茶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通山石门村、通城内冲村等一批以田园观光、生态休闲、民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新热点。建设了梓山湖航天科技馆、当代教育研学旅行基地等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咸安熊家湾、崇阳小自然、赤壁悦水山房等精品民宿各具特色。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赛、通城自行车户外挑战赛、崇阳全国越野挑战赛等品牌赛事为旅游发展集聚了大量的人气。

4.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旅游服务品质快速提升

加快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沿线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路、游客驿站、自驾车营地、观景平台、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建设,在高速路口、“三带”沿线、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景区等地段大力新增或更新旅游标识牌近1000块。围绕“美丽咸宁、美妙旅游、美好生活”的目标,加强市场、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推进文明旅游,扎实开展旅游服务品质提升,保证了旅游市场的安全有序。

(二)“十三五”旅游目标完成情况

1.经济目标

2019年接待游客7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0亿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85.8%和80.6%(2015年接待游客40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6亿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实际接待游客6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5亿元。

2.行业目标

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A级景区4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15家,2A级景区13家,全市共有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陆水湖风景区和三特浪口温泉度假区),全市旅游供给实现跨越式增长,但距离“十三五”目标任务仍有一定差距。咸宁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建成游客集散中心6个,总建筑面积51400平方米,游客咨询中心46个,自行车休闲绿道238公里,市域范围内的旅游标识标牌更新实现全覆盖。积极培育旅游交通市场主体,新增旅游客运公司8家,新建或改扩建旅游厕所169座。建成开园运营松鼠部落、梓山湖玫瑰园、俄罗斯方块小镇、柃蜜小镇等一大批旅游项目,打造了石门、内冲等一批乡村旅游新热点,熊家湾、小自然、悦水山房等精品民宿发展有声有色,建设了梓山湖航天科技馆、当代教育研学旅行基地等一批研学示范基地。

3.社会目标

全市共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赤壁市赤壁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个(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通山县石门村);湖北省旅游名镇3个(赤壁市赤壁镇 、嘉鱼县官桥镇、通山县大畈镇),湖北省旅游名村9个(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嘉鱼县鱼岳镇牛头山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赤壁市沧湖开发区普安村、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通城县内冲村、崇阳县天城镇洪下村、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核心吸引物缺乏

咸宁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生态良好,历史人文璀璨,虽有A级景区41家,但是龙头景区赤壁古战场、九宫山与同级别、同类型景区相比没有优势,传统优势产品温泉的吸引力下降,迫切需要提档升级,招引核心吸引物。

2.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景区、星级酒店等市场主体的旅游硬件设施更新缓慢,缺乏精细化管理和高品质服务。景区旅游服务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门票经济”展开,二次消费项目开发供给不足。精品项目建设和培育速度不能适应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3.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咸宁旅游宣传营销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不强,旅游产品整合打造、立体包装、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不高,宣传营销亟待强化。

二、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背景

1.国家层面

(1)构建文旅消费新生态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规划体系有机融合,更好实现统一、规范、有序的工作目标,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规划立项和编制管理;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落实国家发展规划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规划在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用。 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健康中国战略开启全民健康新时代

“十三五”规划中,首次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保健时代”已经到来,健康产业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新经济热点,我国正努力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健康+旅游,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标志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乡村旅游,盘活乡村资源,引入旅游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水平、居住环境、村民素养的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

2.湖北省层面

(1)加大文旅市场提质扩容和产业融合力度

2020年5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恢复振兴若干措施》。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恢复振兴,更好发挥其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制定了加大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加大市场扩容提质力度、加大政策落实服务力度等五大方面措施。同时实施“文化成景区、文化进景区”行动计划和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擦亮长江文明、三国文化、武当古建等标志性文旅品牌,推出湖北文旅“十大示范品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对创建成功的单位分级分类给予激励。

(2)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释放农村经济新动能

2021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工作重点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同时提出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策,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一业一品”。推进“农业”与多业态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电子商务、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激活农村的闲置资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转疫为机,补短强长创新业态发展

疫后湖北影响力大幅提高,目前文旅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5%增加到2019年的6.35%。全域旅游示范区加速推进,全省5A级旅游景区总量居全国第六,达到了13家。旅游成为疫后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云旅游、跨界卖货、网红带货正在成为后疫情时期文化旅游企业抢滩的“新蓝海”。2020年8月,湖北省出台的《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对康养休闲、乡村旅游、城市街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智慧化等都具有推动作用。

3.武汉城市圈

(1)旅游协作更深入,九城携手绘蓝图

九市签订了《武汉城市圈全域旅游联盟行动宣言》,共同推动城市圈旅游业发展。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武汉城市圈全域旅游e卡通,覆盖城市圈9个城市、45家高等级A级景区、无限次的一年旅游,可以享受门禁、餐饮、交友、住宿、购物等多系统服务,达到服务全方位,做到“一卡在手、旅行无忧”。

(2)交通设施升级,旅游空间扩大

“九市”夯实交通互联互通基础,打造一体融通基础设施网络。统筹推进市政设施改造升级、合理衔接,协同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推动城市圈机场群协同发展,推进沿江港口整合升级,共建轨道上的城市圈,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推动城市圈“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城乡通公交”,加快形成“123”综合交通网(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携手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加快推动近郊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探索推行圈内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月票制”。

4.武咸同城

作为湖北武汉1+8城市圈重要成员,咸宁市对接大武汉,融入大武汉不停步,加快推进“武咸同城”战略。一是加快推进武咸城铁、武咸快速通道等项目,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半小时通勤圈”;二是武汉知名企业进咸宁,咸宁农副产品进武汉,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三是咸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探索双城产业布局一体化。

(二)发展优势

1.地理区位优越

咸宁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是武汉城市圈成员之一;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地理区位优越。咸宁交通便捷,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两条铁路通达南北,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杭瑞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12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市,构建了咸宁立体交通网络。咸宁距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空中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距武汉、长沙、南昌三座城市仅有3个小时车程。

2.文化底蕴深厚

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咸宁”一词,典出《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易·乾象》“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之句。经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咸宁这片土地上定居、繁衍,利用石器进行生产活动。咸宁历史悠久,出土的商代晚期铜鼓约与著名的三星堆文化同时,其工艺水平和珍稀程度是国宝级的,位于咸安区的战国时期孙郭胡古城址出土了铜制三角形兵器,赤壁市新店镇的古城遗址跨越战国与西汉。咸宁也是三国赤壁大战发生地、古瑶文化发祥地,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上世纪60、70年代冰心、沈从文、藏克家、郭小川、萧乾等一批国学大师、文坛巨匠等为代表的6000余名文化人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生息、辛勤耕耘,留下了如郭小川的《楠竹歌》、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藏克家《忆向阳》等作品,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

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咸宁是北伐战争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发生地,叶挺“铁军”在汀泗桥一战成名。革命战争年代,彭德怀、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咸宁领导武装斗争,红三军团、红十六师、红十七军等中国工农红军部队在咸宁浴血奋战,献身数万烈士,留下了一大批红色名人和烈士故居、红色政权遗址、红色武装诞生地。咸宁先后走出了“红色教授”、“最优秀的教育家”钱亦石,共和国第一任监察部部长钱瑛,中共鄂南特委书记、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鄂南农民运动领导人聂洪钧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人士。

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咸宁现有古民居382处(其中通山王明璠府第、咸安沈鸿宾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5处列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百年以上古桥547座(其中23座古桥列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建筑学研究价值。全市现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2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通山县宝石民居群保留有明代至民国各时期建筑130多栋,为“楚天第一古民居群”。咸安区刘家桥古民居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兄弟彭城王刘交后裔自明崇祯三年始建保存至今的“大汉皇族村”,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古民居景区。

传承弥久的非遗文化。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23个,市级非遗项目6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别是崇阳提琴戏、通山木雕、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和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赤壁羊楼洞、新店以其厚重的青砖茶生产、销售历史列入了中国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赤壁羊楼洞为我省7处重点遗产点之一。赤壁青砖茶入选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咸宁是“中国嫦娥文化之乡”(2011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现有嫦娥湖、月亮湾、嫦娥广场等嫦娥文化元素的地名标识。大屋雷守月华、祭嫦娥、桂花撤帐等祭祀礼仪传承700余年,中秋祭月多次登上央视节目。

3.生态环境良好

咸宁襟江带湖、重峦叠翠,具备全域型的自然生态基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2%,城市绿化覆盖率41.39%,现有国家湿地公园6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2个(通城、通山)。全年空气优良300天以上,一年四季葱葱郁郁,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生态平衡之典型代表”,先后获得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

4.旅游资源多样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咸宁市旅游资源涵盖8个主类(100%),19个亚类(82.60%)、94个基本类型(85.45%)。

“山”——群山叠翠:咸安的白云山、大幕山;嘉鱼的牛头山、大崖山;赤壁的葛仙山、雪峰山;通城的药姑山、黄龙山、黄袍山;崇阳的大湖山、大幕山;通山九宫山、太阳山、太平山等群山环绕,其中九宫山已成为华中地区的消夏避暑胜地。

“水”——百湖水乡:万里长江过境,境内大小湖泊39个,水库541座,有全省第四大湖泊斧头湖,第五大湖泊西凉湖,淦河、金桂湖、三湖连江、陆水湖、隽水河、云溪湖、富水湖、青山水库等水系星罗棋布。

“泉”——温泉竞涌: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温泉,共有泉眼30多处,地热水年总储量达8000万立方米,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主要有碧桂园温泉、浪口温泉、三江温泉、山湖温泉、龙佑温泉、温泉谷、瑶池温泉、赤壁春泉庄温泉等。

“洞”——洞奇百艳:岩溶类洞穴达数百个,代表性的有“华中最美溶洞”—隐水洞(通山),“楚天第一奇洞”—太乙洞(咸安)以及赤壁的玄素洞、崇阳大泉洞等。

“花”——香满全城:种类有桂花、樱花、茶花、荷花等。全市45个乡镇种植桂花,面积5万余亩,产量居全国之首。每到金秋,满城桂花绽放,“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拥有2.7万亩野生樱花林,规模为全国之最,野生樱花成片散落在多个山区,观赏价值极高。此外,油菜花、荷花、果树花等遍布全域。

“竹”——竹海凌云:咸宁市有悠久的楠竹栽培历史,素称“楠竹之乡”。全市已建成千亩以上基地178个,万亩以上基地26个,现有楠竹林183万亩,立竹量达4.4亿株,年产商品竹3000万支,居全国商品楠竹主产区第七位,楠竹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三)上位规划分析

1.《“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2021年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清晰勾勒出“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民生路径。一是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所结合构建的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这将进一步重塑城乡文旅供需关系角色,也改变文旅业格局,乡村将成为城市文旅消费的外延空间与承接转化载体;二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更加“强势”要求与展现,具体到各省市区域,就是要进一步寻找、筛选、提炼自己的文化IP。三是数字文旅变革的必然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四是优化住宿供给,支持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创新发展,乡村民宿的个性化住宿体验、度假目的地属性,成为未来的高需产品。五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设 200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扩大夜间消费规模。夜游将成为目的地打造消费新爆点的新载体。

2.《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湖北省将围绕文化强省实施“一个工程、七大体系”的战略任务,即大力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加快完善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未来5年,重点提升文化软实力,挖掘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青铜编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荆楚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3.《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规划)是咸宁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综合咸宁当前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定位,按照“城市地位+特色职能”的模式确定城市性质是武汉城市圈区域中心城市、长江流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华中地区康养服务中心、国际温泉旅游名城。

城市职能上突出绿色、生态、旅游等特色。建设“一主四带”全域旅游城市。

“一主”:咸宁主城。推进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星级酒店等设施建设,强化高端配套服务设施供给,打造武汉南旅游集散地。

“四带” :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旅游带

➢ 红色旅游带:串联通城黄袍山、崇阳金塘镇、通山大路乡等红色遗存,向南对接革命老区。

➢ 蓝色旅游带:以长江、斧头湖、西凉湖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对接武汉南部生态湖区,深化湖泊资源保护开发。

➢ 绿色旅游带:以幕阜山旅游公路为纽带,串联咸宁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

➢ 紫色旅游带:以赤壁古战场、黄盖湖、嘉鱼二乔故里、咸安斩关村等景点为主体,形成三国文化走廊。

4.《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期间,咸宁要保持战略定力,围绕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这三大目标定位接续奋斗,一张蓝图干到底。抓住武汉城市圈同城发展机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构建“武咸同城、市区引领、两带驱动、全域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积极推动“武咸同城”,找准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借势发展。抓住生态这个基础优势,打造美丽中国“咸宁样板”。全域创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打造“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绕城转、人在画中”的大美画卷。拓宽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化通道,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咸宁贡献。

三、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主要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持久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冲击全省旅游第一方阵的目标,坚持文旅融合的原则,瞄准全域旅游方向,以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环节,把咸宁建设成为华中地区康养旅游胜地和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咸宁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做出文旅贡献。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贯彻“两山”理论,以咸宁市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特色产业增长极为指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合理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线等空间管控边界和地质灾害等安全底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促进旅游业绿色发展。

2.文旅融合,多业互动

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全方位融合,让文化和旅游为彼此赋能。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形成旅游和相关产业互促互动的良性格局。

3.突出特色,全域联动

树立全域发展理念,突出咸宁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打好康养牌,塑造咸宁文化和旅游品牌新IP。在尊重各县市区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城乡联动、要素联动,实现整体提升。

4.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推动旅游数字化发展,提升旅游科技含量,推进旅游产品、业态、服务、模式创新,增强全市旅游发展动能。推动旅游发展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高质量和旅游管理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1.打造华中地区康养旅游胜地。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两翼腾飞、三区联动”的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建设具有咸宁文化底蕴的高品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将咸宁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服务一流、游客满意的康养度假目的地。

2.打造湖北文旅融合示范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将咸宁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传承弥久的非遗文化深度融入旅游发展,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成为讲好咸宁故事的文旅融合示范区。

3.打造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催化作用,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意识,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市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幸福产业。

(四)主要指标

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达到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2%;旅游总收入超680亿元,人均消费突破680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建成知名旅游强市。

表3-1咸宁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分项

十四五目标

旅游经济指标

游客接待量

1亿人次

年均增长率

12%

旅游总收入

680亿元

人均消费

680元

年均增长率

15%

文旅融合示范品牌

荆楚文旅名县

1个

荆楚文旅名镇

2个

荆楚文旅名村

4个

荆楚文旅名街

2个

荆楚乡间绿道

2个

荆楚乡村美景

3个

荆楚乡旅人家

10个

荆楚乡土美食

20个

荆楚乡亲好礼

20个

荆楚群艺名品

5个

产业要素指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九宫山旅游度假区、环潜山国家森林温泉度假区)

2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梓山湖旅游度假区、三国陆口国际旅游度假区、蜜泉湖旅游度假区)

3个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个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个

4A级旅游景区(内冲村、龙隐山景区、羊楼洞古镇)

3个

3A级旅游景区(汀泗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萝卜小镇、康丰源生态旅游区、蜜月湾玫瑰园、九井峰茶文化生态园、善源谷风景区、诗经文旅小镇、向阳湖文创基地)

8个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2个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个

5A级旅行社

1个

4A级旅行社

2个

四星级饭店

2个

(五)旅游形象

中国桂花城,华中康养地

(六)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咸宁市将融入湖北省十四五“一主一江三区六山九湖”的整体旅游发展格局,根据咸宁市资源分布、道路交通等条件,构建“一核两翼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咸宁市“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图

1.一核引领

即康养度假核,以咸宁主城区和咸安区部分区域为主要范围。以温泉康养、桂花旅游、向阳湖文创为旅游开发的核心,通过对温泉文化、桂花文化、名人文化等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与利用,打造温泉度假区、桂花小镇、向阳湖文创产业聚集区等大型旅游项目聚落。加强温泉行业整体规划,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温泉企业进行整合开发和转型升级;挖掘桂月文化,打造桂花主题景区,开发桂花文创产品;坚持“生态+文史农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加快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建设;高标准推进淦河“百里画廊”建设,扮靓一河两岸,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擦亮咸宁旅游核心品牌。

专栏1 “康养度假核”建设项目

核心项目:包括环潜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环球融创长岛未来城等。

支撑项目:包括大泉口“温泉水镇”项目、桂花特色小镇、际华冰雪世界、原乡小镇等。

2.两翼腾飞

北翼——三国茶乡。以赤壁市为主要范围,建立以三国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羊楼洞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以三国赤壁古战场5A提档升级为核心,开发建设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羊楼洞古镇为核心,以皤河新店码头文化为重要元素,讲好万里茶道源头故事,开发以砖茶历史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区。打造以陆水湖风景区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度假新区。依托葛仙山生态资源、红色资源,不断挖掘内涵,塑造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专栏2 “北翼——三国茶乡”建设项目

核心项目:包括赤壁三国文化小镇、羊楼洞世界茶业第一古镇、“一湖两山”森林公园等;

支撑项目:包括东方紫悦康养项目、水美乡村示范项目、柳山湖旅游乡镇、江南楚城(新店土城)考古遗址公园、赵李桥茶旅综合体、陆逊营寨文化体验区等。

南翼——灵山秀水。以通山县为主要范围,加强与湖北文旅集团战略合作,着力打造九宫山旅游度假区,加快龙隐山、隐水洞、富水湖、王明璠大夫第、闯王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提升避暑游、冰雪体验游、水上体验游、古民居体验游等产品品质,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

专栏3 “南翼——灵山秀水”建设项目

核心项目:包括九宫山旅游度假区和环富水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

支撑项目:包括太平山、大城山、太阳山、大幕山旅游开发项目、樱花谷旅游开发项目等。

3.三区联动

诗韵水乡休闲区。以嘉鱼县为主要范围,整合特色水乡资源和产业资源,融入诗经文化、鱼文化、三国文化元素,以三湖连江景区群为龙头,依托田野乡村公园、蜜泉湖康养度假区、诗经文旅小镇等景区,打造“武汉南康养旅游新城”和“水乡康城”。

专栏4 “诗韵水乡休闲区”建设项目

核心项目:包括中国诗经文旅小镇、恋江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蜜泉湖旅游度假区、田野乡村公园、湖北阿洛亚通用航空旅游综合体、三国陆口国际旅游度假区等;

支撑项目:包括“鲁肃故里·古韵烟墩”乡村旅游综合体、光年城堡、康丰源生态旅游区、东吴大道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示范带、斧头湖水上主题公园、四邑田园综合体、长江田园花海等。

茶海药源体验区。以通城县为主要范围。以隽水绿心为核,以幕阜山绿色生态旅游带和药姑山中药健康养生带为两轴,以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等为多点支撑,加快推进黄龙山、黄袍山、药姑山、善源谷等景区建设和九井峰茶园、塘湖红色景点改造升级,打造湘鄂赣毗邻地区旅游目的地。

专栏5 “茶海药源体验区”建设项目

核心项目:包括药姑山瑶族文化旅游区、黄龙山养生文化旅游区等;

支撑项目:包括内冲瑶族村景区旅游开发、锡山城市公园项目、塘湖自行车运动小镇、九井峰茶文化生态园、黄龙山风景区旅游开发、黄袍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善源谷风景区旅游开发、知青书院、利和绿谷、体育公园、高冲公社、紫鸡岩风景区、瑶祖故里大观园等。

乡村田园度假区。以崇阳县为主要范围,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以特色民宿为突破口,形成以天城镇为核心,以洪下十里画廊山水康养旅游带和幕阜山乡村旅游产业带(铜钟-高枧段)为两翼,以重点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多点支撑的旅游空间布局。结合葛仙山发展规划,通过美丽乡村、四季花海、道教养生、房车露营、亲水体验、民宿客栈的合理布局,打造最美康养休闲旅游胜地。

专栏6 “乡村田园度假区”建设项目

核心项目:包括柃蜜小镇、隽水天城旅游度假区、隽水河百里画廊(含浪口温泉度假区、仙翁乡舍-茅井村)等;

支撑项目:包括大眼泉旅游生态产业度假区、森旺生态旅游庄园开发、牡丹小镇、龙泉山樱花谷景区、崇阳仙休谷旅游度假区、南林·冷泉港、鸡鸣寺·云栖小镇、竹海青年旅舍群、白崖山房车自驾营地、大湖山星空露营地、回头岭古民居群、工匠小镇等。


四、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行动计划

(一)拓展旅游重点发展领域

1.乡村旅游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工作要求,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万千百”工程为切入点,真正使乡村产业、资源、要素、人才和一部分闲置资产“活”起来并产生文化旅游效益,从而推动咸宁文化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1)构建乡村旅游体系。推动全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量,逐步形成“县镇(乡)村”连点成线、聚线成片、全域推进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努力打造一批“荆楚文旅名县、荆楚文旅名镇、荆楚文旅名村、荆楚文旅名街、荆楚乡土美食、荆楚乡旅人家、荆楚乡间绿道、荆楚乡村美景、荆楚乡亲好礼、荆楚群艺名品”等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收入占全市旅游50%以上。

(2)实施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到2022年底在全市改造建设10000间乡村旅游客房,做好1000桌农家饭,研发100道适合各方游客的咸宁特色菜,让零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逐步改变人口净流出的现状,形成农旅、商旅、文旅融合和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3)推进“淦河两岸试点先行”。以淦河两岸沿线为基点,率先实施“万千百”工程试点示范,充分利用淦河沿岸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和居民的合法住宅以及村集体用房、厂房等闲置资源,通过规划统筹、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市场要素参与开发建设,将淦河上下游已存景点、已有文化非遗等资源串珠成链,让淦河生态景观带成为咸宁名副其实的生态风光带、市民游憩带、夜游核心带,建成一批特色精品旅游民宿,打造集夜游、住宿、美食、文娱、购物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引导自驾游、自助游业态健康发展。

(4)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层次丰富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以荆楚文旅名县、名镇、名村创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大精品乡村民宿建设,形成一批乡村民宿集聚区与民宿示范村;推动乡村农副产品、农家特产、手工艺品、非遗产品等向乡村旅游商品、旅游名品转型,繁荣乡村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市场;打造一批影响广泛、深受群众喜爱的群艺名品,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创意集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的乡村文创基地;推动乡村休闲业态升级,引入康体运动、VR、电竞体验馆、主题娱乐设施等,形成一批乡村文旅消费集聚区;优化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批集文化、生态、景观、交通、休闲价值于一体的乡间绿道。

(5)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充分挖掘各地自然禀赋、民俗风情和文化特性,选择适宜模式,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型、田园风光型、农事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实现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引导符合“万千百”工程实施的相关特色农业做精做强;引导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社会化转型升级,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客房开发、旅游餐饮店改造提升,引导民间力量研发乡土特色菜品菜肴,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6)加强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乡村旅游资源招商、产业招商,适时组织召开招商推介活动,引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公司,着力改造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提升产品发展档次和水平。引导能人回归创业、建设家乡,利用传统工艺、民俗文化、非遗、特色农业等资源,挖掘各地餐饮文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美食、民俗主题旅游产品。

(7)强化乡村旅游对外宣传。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乡村旅游专门标识,实施精准宣传,统一品牌营销。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推介和赛事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电视、电台、报刊等多种手段和渠道,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扩大乡村旅游对外影响。

(8)培育乡村人才队伍。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客房、餐饮店管理部门、经营者、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等相关岗位培训,培育专业化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艺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投身乡村发展,切实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9)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搭建金融机构和乡村旅游创建主体沟通衔接平台,有效开展银企互动合作;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开办乡村旅游企业的人员给予“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及时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政策。

2.红色旅游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以咸宁本地红色文化为载体,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重点加强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建设,充分利用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市场、中介服务和支持保障体系条件,将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总数达到100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15 %。

(1)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从打造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手,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江西、湖南等周边省的合作,共同打造“湘鄂赣”红色旅游景点圈;加强与武汉的合作,大力推介两日游、三日游、自驾游等项目。创新区域红色旅游合作机制,通过红色旅游景区线路对接、产品对接,推进跨地域、跨部门红色旅游宣传合作,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共促、客源共有、互惠共赢的局面。

(2)完善红色旅游配套交通。结合国家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改善交通条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点)与主要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切实改善通达条件。

(3)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主要包括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何功伟烈士故居和纪念园、钱亦石故居、陈寿昌烈士陵园、赤壁羊楼洞142名抗美援朝烈士墓群、金峰山革命遗址、陆水村烈士陵园、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遗址等。

(二)深化“旅游+”融合发展

1.旅游+大健康产业

开发康养旅游产品。将康养产业与森林、温泉、中医药、茶产业等资源结合,开发“医养”“药养”“食养”“水养”“文养”等特色旅游产品。支持温泉疗养区争创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以中国桂花城、环潜山国家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九宫山旅游度假区创建和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等项目为节点,推出康养旅游主题线路。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举办康养旅游展览、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全力打造咸宁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展养生旅游。发展中医药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等休闲度假与生态养生产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推广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传统疗法,发展中医营养饮食、按摩保健、调理保健、慢性病预防等养生服务。

发展养老旅游。整合健康旅游资源,开发一批针对老年人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适老化调整现有旅游项目,满足老年人旅游需求。对接外地养老机构,承接外地老人“候鸟式”和旅居养老。建设集生态观光、健康农产品消费、果蔬采摘、特色农业体验和养老服务于一体的田园养老综合体。

2.旅游+体育产业

着力推进温泉健身休闲基地、梓山湖大健康产业园、嘉鱼环三湖连江健身带、赤壁赵李桥花亭茶溪产业园、通城黄龙山户外基地、崇阳大岭户外基地、通山九宫体育示范区、131体育军旅小镇、咸安黑山汽车营地等体育旅游基地建设;发挥“北水南山” 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户外“三车”(自行车、摩托车、越野车)、冰雪、攀岩、航空、水上运动和汽车露营等新兴业态,着力打造九宫山冰雪运动项目、际华园冰雪小镇、赤壁古随阳极限运动小镇、嘉鱼县官桥运动休闲小镇、崇阳县柃蜜小镇滑翔伞基地、通山富水河运动小镇等一批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充分发挥体育在吸引游客,提升游客参与感、获得感方面的作用,促进咸宁旅游产业发展。

3.旅游+教育产业

加速建设教育研学旅游基地、“双创”基地等研学旅游项目和山水拓展培训基地;积极创建研学旅游目的地,申报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国际修学交流中心、丝路传奇万里茶道等学术论坛,开展乡村耕读诗书夏令营、传道授业冬令营等少年儿童活动,实现学旅融合发展。

4.旅游+商业

创新旅游商业业态,推进特色商业文化街、美食休闲街、历史文化街、民俗风情街、地标性商圈、特色酒店集聚区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建设一批省级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城市商贸优势开展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积极培育和引进国内外大型会议、展览、论坛、节事活动。

5.旅游+工业

依托咸宁酿酒业、茶产业、饮料制造业等产业基础,推进工业企业设施的旅游化利用,开发工业文化博物馆、生产工艺体验馆、工业遗址主题公园。打造以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元气森林工业园、赤壁市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黄袍山油茶产业园为代表的集观赏、研学、展示、休闲、康养、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观光型旅游景区。打造以赤壁2348蒲纺总厂旧址、省煤机旧址为代表的工业遗产遗迹景区。

6.旅游+科技产业

实施“互联网+旅游”工程,推动云计算、物联网、AR/VR、全息投影、无人驾驶、表演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培育新型旅游业态。加快旅游数字化步伐,推广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云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推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引进高科技支撑的旅游项目,推动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在空间声场设计与仿真技术上的创新。

(三)注重旅游要素建设

1.旅游餐饮

依托景区、特色乡村、特色小镇、特色街区打造一批特色餐饮集聚区。突出文化特色,挖掘老字号餐饮企业,打造咸宁特色餐饮体系,扶持重点餐饮企业,培育特色餐饮品牌,树立咸宁美食形象。引进外埠知名餐饮企业进驻,丰富餐饮体系,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举办咸宁美食节,展示咸宁的名宴、名菜、名小吃,推广百道咸宁特色菜。提升餐饮业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创新经营模式。

2.旅游住宿

以提升旅游住宿业的服务质量为核心,突出咸宁“温泉+乡村”的特色,打造以大众住宿产品为主体、高档旅游酒店为辅助、乡村民宿和汽车营地为补充的产品供给体系。支持各县市区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特色,大力推行品牌化的管理、连锁化的经营、人性化的服务和标准化的发展。

3.旅游购物

加强咸宁旅游商品开发,培育引进“咸宁有礼”研发生产企业,结合各县市区产业和文化特色开发桂花、茶、竹、三国文化、向阳湖文创等主题旅游商品;以各县市区的旅游集散中心、高铁站、高速服务区和市内购物街区为依托,建设专门的咸宁特色旅游商品展示售卖区;以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建设专门的旅游购物中心,销售土特产、工艺品、旅游文创商品、传统美食等;以荆楚文旅名村和乡村旅游景点为依托,建立一批开放式乡村集市和电子商务平台。

专栏7 咸宁市旅游商品开发

咸安区:竹产品、桂花酒、桂月文创商品、红色文化纪念品等。

嘉鱼县:簰州鱼圆、嘉鱼野藕、麻糖、小磨香油等。

赤壁市:青砖茶、三国文化创意商品等。

通城县:麦市豆制品、油茶、紫苏酱、百丈潭酒、楚窑陶瓷、瑶族文创商品等。

崇阳县:众望小麻花、清水雷竹、崇阳米酒、野桂花蜜等。

通山县:大畈麻饼、九宫云雾茶、杨芳酱品、慈口蜜桔等。

4.旅行社

引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入驻咸宁,大力开展引客入咸。提升旅游社服务质量和市场开拓能力,创建高等级旅行社。鼓励旅行社开发特色线路、推出特色产品,服务特定人群。

(四)完善旅游公共配套服务

到2025年,基本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公益性与市场化相协调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体制与机制,建成以旅游集散体系、旅游交通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公厕等为主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优化游客与市民共享的城市生活和旅游环境。

推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末,基本形成全域通达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以国家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要求为建设标准,以强化交通衔接、旅游集散为核心,加强水路、铁路、公路、机场等各种旅游交通衔接,“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Ⅲ级(市级)+Ⅳ级(区县级)+N”三级旅游集散体系构建。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旅游交通标识,“十四五”期末,实现旅游标识标牌全域覆盖,旅游标识内容标准化、国际化。持续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建设具备一定文化底蕴的A级厕所,解决旅游旺季游客如厕难问题。

1. 通景公路

实现4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旅游特色小镇以及省级重点旅游投资项目通达二级以上等级公路;4A级以下景区通达等级公路;优化5A级景区外部交通环境,实现高铁、高速、一级公路至少有两种方式通达;支持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慢游”交通体系建设,支持各县市区建设跨区域绿道、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支持各县市区建设旅游码头、停车场、加油站、服务区、房车营地等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动建设一批旅游风景道和自驾游精品线路。

2. 旅游集散网络

建设1个Ⅲ级(市级)旅游集散中心,6个Ⅳ级(区县级)旅游集散中心。4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重大旅游项目参照Ⅳ级(区县级)旅游集散中心标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3. 旅游标识标牌

重点推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际公路通往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道路引导标识,旅游景区导览标识、解说系统及停车场、餐饮、厕所、急救等公共服务设施标识,游客集散及服务中心标识,城市公共场所相关图文标识建设。鼓励实施中、英、日、韩等多语标识,鼓励景区等设置具有特色的个性化导览标识。引导各部门协同合作,促进旅游标识系统与各类型的标识体系合并建设,实现旅游标识、城市标识、公共标识、特殊标识等的融合发展。

4. 旅游厕所

保障旅游厕所建设用地,实现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0座。推进A级景区旅游厕所建设,实现全市A级景区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及以上质量等级,4A级景区厕所以AA级为主,AAA级厕所不少于30%;5A级景区以AAA级厕所为主,少量A级和AA级厕所。支持各县市区加快主要通景公路沿线、自驾车营地等A级旅游厕所建设。鼓励建设具备一定文化底蕴的A级厕所。鼓励景区等购买、租赁移动厕所,缓解旅游旺季游客如厕难问题。

5. 智慧旅游服务

加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市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5G信号全覆盖,4A级及以上景区和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智慧景区标准。

推进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解说体系智慧化改造,鼓励开展旅游物联网试点,加快城市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更新。

提升行业管理智慧化水平。建立文旅部门与公安、交通运输、统计、市场监管、金融、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健全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提高旅游统计的准确性,深化旅游统计应用和大数据决策支撑。完善“一机游咸宁”旅游管理平台功能,加强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做好与本地区疫情防控管理平台的衔接,提升旅游监管和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五)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围绕温泉康养、桂月文化、三国文化、万里茶道源头等特色旅游产品,按照广覆盖、强重点、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整体营销、精准营销、品牌营销,持续打造“华中康养地·中国桂花城” 城市宣传品牌,塑造咸宁文旅形象。

1.推进整体营销

以“全时、全景、全域、全媒体”的营销思维,开展整体营销。实施全媒体宣传推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有效运用公众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节庆营销、反季营销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新技术,整合资源,形成“惊天动地”的冲击力和“铺天盖地”的宣传效果。实施“市+县+企业”组团营销。

2.实施精准营销

持续推进“南下北上、东扩西进、中部支撑、重点突破”的市场拓展战略,瞄准国内一线城市、“三北”市场、中三角城市群及周边高铁沿线城市,形成多元化客源市场格局。

巩固主体客群。主动融入大武汉,深耕武汉核心客源市场,在武汉重点推广主题旅游产品和系统的自驾旅游线路;在湖北省内、咸宁市周边、同类景区和旅游企业等空间范围内整合各类旅游资源,以万里茶道申遗、三国文化为主题,加快与荆州、襄阳的旅游区域合作。

拓展中远程客群。深度研究游客旅游消费特点,拓展中远程客源市场。坚持发展共谋、资源共享、效益共赢、线路互推、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原则,做实“咸岳九”小三角客源市场,巩固“湘鄂赣”中三角客源市场,加强与“三北”(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的旅游合作,实现互补共赢。

3.深化品牌营销

以“华中康养地·中国桂花城”为核心,讲好温泉、桂月、三国等文化故事。结合咸宁四季和历史文化特点,优化升级温泉康养游、三国文化游、桂月文化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探索推出一批“不得不游的景区、不得不购的旅游商品、不得不品的特色美食、不得不访的美丽乡村、不得不享的康养体验、不得不住的特色民宿、不得不到的研学基地”等知名旅游品牌,使咸宁成为游客“一生至少来一次”的旅游目的地。

(六)构建旅游消费新生态

发挥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构建咸宁市旅游消费空间格局和消费体系,创建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推动城市旅游消费内容升级,持续提升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消费要素,以节庆、文化艺术、体育赛事、购物促销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城市旅游消费活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消费产品供给。推动景区旅游消费业态创新,因地制宜开展高空体验、水上体验和特色交通体验等项目,开办一批主题酒吧、创意集市夜市、文创产品商店,提升二次消费比例。完善促进旅游消费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咸宁人游咸宁”、“引客入咸”等活动,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的推出旅游消费引导政策,激发社会综合消费的潜力。

1.促进假日旅游消费

完善节假日制度,推动带薪休假、“2.5天休假”落地,支持各县(市、区)利用工会经费组织开展景区(点)团建活动,在主要节假日、中国旅游日开展消费促销活动。优化假日旅游消费结构,拓展假日旅游消费类型,支持各地推出避暑主题、冰雪主题、茶韵主题等假日主题旅游产品。提升假日旅游消费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老字号商铺品牌、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手工技艺、传统民俗的吸引力激发消费,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等场馆推出假日旅游主题活动、延长开放时间。提升旅游服务消费供给质量,加大节假日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强制消费、“宰客”消费等违法行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2.提升夜间旅游消费

积极发展夜间旅游。支持各县市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依托景区、文化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公园、演艺游乐场等载体,大力实施“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产品创新工程,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鼓励各县市建设以当地特色餐饮为主题的夜间餐饮集聚区,培育一批夜间特色餐饮消费街区。支持各地组织举办各类啤酒节、美食节、餐饮文化节、小吃节等活动,做优夜间餐饮供给,做大夜间餐饮消费规模,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餐饮需求。鼓励各县市以重要文旅景区为依托、以夜游为切入点,通过现代化的灯光幻影、景区夜间场景表演、夜间巡游等方式展现咸宁市夜景的魅力。在临河区域修建亲水走廊、风雨桥等基础设施,打造 “夜游淦河”、“夜游陆水河”等精品夜游线路。

3.推进线上旅游消费

创新便捷旅游消费模式,推动旅游消费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各县(市、区)和有条件的景区等开发在线导览、在线旅游互动等产品,实现“旅游上云”,并实现与“一机游湖北”平台对接。支持各地旅行社、景区、酒店、文化娱乐企业等开展线上旅游消费促销,发展在线沉浸式体验型旅游消费。


五、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高规格的文旅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管的旅游发展格局,形成市县联动的旅游发展合力。

强化工作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建立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旅游各项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强化考核机制。对标省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中旅游指标的要求,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调动全域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积极性。

(二)完善支持政策

落实支持旅游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中央、省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用好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依法依规落实国家支持旅游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结合咸宁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旅游业发展用地需求,合理安排文化和旅游用地,优先保障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对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确需使用建设用地的,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政策的前提下,探索新的供地方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依法依规发展旅游业。

加大旅游项目金融支持,拓展重点项目融资渠道,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发行债券、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扩大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引导各类产业基金投资旅游业。

(三)狠抓招商引资

结合旅游发展现状,瞄准发展短板,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完善招商引资管理办法,提升企业投资吸引力。

围绕旅游资源优势,持续谋划发展前景好、带动性强的文旅项目。打好产业链招商、亲情招商、校友招商、线上招商组合拳,引进国内外旅游头部企业落户咸宁和扩大投资。

建立领导包保、结对帮扶等服务旅游企业的制度,落实专班服务机制,弘扬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应必有果”的“店小二”精神,做好全流程服务,解决旅游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人才保障

加强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根据咸宁发展需要,打造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旅游技能型人才和新业态紧缺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

对接落实国家、省各项人才引进和扶持政策,加大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县重点人才支持计划,出台实施“南鄂旅游英才”培养计划。

借势咸宁市光谷科创大走廊和武汉城市圈发展契机,调动企业自主培养旅游人才的积极性,发挥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积极性,加强重点学科和紧缺专业建设,培养高、中级旅游管理人员。

(五)提升治理水平

推进依法治旅,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旅游领域疫情防控机制。落实各县(市区)的属地管理责任、文旅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旅游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旅游安全风险提示,强化旅游市场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确保交通、消防、卫生等重点环节安全和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附录: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重点项目库

十四五期间,全市重点项目共79个,总投资约981.07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5个,总投资约569.63亿元;储备项目17个,总投资约145.33亿元;策划项目27个,总投资约282.11亿元。

(一)在建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项目所属地

项目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及

规模

建设期限

计划总投资(亿元)

资金来源

实施主体

1

湖北文旅集团咸宁军旅小镇首开区项目

咸宁市

在建项目

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973亩,主要建设综合服务区、公共安全研学基地、131人防教育基地及配套设施三大板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99.48亩,其中:综合服务区建设用地约84.65亩,公共安全研学基地建设用地约114.83亩。

2019-2022

2

企业自筹

湖北文旅集团

2

咸宁梓山湖·长岛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咸宁市

在建项目

项目用地面积约153.66亩,建筑面积约14.4,主要建设会议中心、度假酒店、酒店式公寓等。

2019-2022

13.84

企业自筹

环球世纪会展旅游(咸宁)有限公司

3

咸安区文体中心建设项目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58亩,其中净用地面积约201.82亩,其余为储备用地和道路建设用地,总建筑面积67279.44。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主要内容:剧场、图书馆、群艺馆(含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工人文化宫、地下车库及配套的道路硬化绿化景观、供配电、给排水等;二期建设主要内容: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室外运动场地,含环形跑道运动场,标准足球场,看台,篮球场,羽毛球场及配套的道路硬化、绿化景观、供配电、给排水等。

2019-2022

4.87

政府自筹

咸宁恒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4

马桥农上农桥园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严洲村,计划总投资约1亿元,占地约35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入2000万元左右,建设主体为湖北农上农生态农业旅游公司。拟建成的主要项目有:仿明式入园牌坊、20000方大型停车场、入口处城墙及城门楼、5000方入园广场、百亩人工湖、百亩花海、万方电动设备游乐区、百亩蔬果种植区、万方田园生态农庄、热带沙滩游场、垂钓区、园艺区、万鲤池、农耕堂、凌波阁、古马桥等。目前一期建设主体已完成,仅剩少量绿化施工的尾工,预计3月份完工,建成后即可开园迎客。

2021-2025

1

企业自筹

湖北农上农生态农业旅游公司

5

马桥镇“藏香谷”项目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3000亩,分三期实施。建设主体为咸宁归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林业生态经济,以生态造林、桂花文创产品为核心,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打造集康养旅游、生态种植、餐饮民宿于一体的千亩藏香谷。

2021-2026

1.2

企业自筹

咸宁归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6

原乡假日梓山湖桃李春风建设项目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用地面积约930亩,建设小镇服务中心、古韵商街、碧波梦蝶、原乡蝶园、原乡民俗、生态民宿、农夫乐园、牧歌童梦、童话天地、极限探索、绿野云霄、绿茵健体、养身文苑等。

2021-2025

50

企业自筹

湖北原乡实业有限公司

7

江南桂谷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1284亩,建设主体为中桂控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建设内容包括5A标准的“桂花植物公园”、一般景区标准的“桂花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区”、“桂花现代高新农业体验区”以及“农庄式和合院式生态康养生活区”等四大板块构成。项目以桂花文化公园为核心,深度融入咸宁桂花文化;以桂花(芳香)博物馆为载体,承接桂花产业链;以桂花林下经济为示范,带动桂农发展复合型经济;以桂花高新农业为体验,提高桂花苗木附加值;以桂花园艺技术为抓手,增强桂花观赏性及附加值;以桂花生态康养农庄为依托,满足康养度假的市场需求。逐步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周边居民致富,成为兼具休闲观光、农事体验、高新示范、生态康养为一体的华中桂花特色产业新地标。

2021-2025

20

企业自筹

中桂控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8

窑咀渔乐湾项目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窑咀村,总投资1.2亿元,规划总面积1246亩,其中陆地面积约400亩,水域面积846亩,建设主体为咸宁市咸安区经发集团,主要建设内容有老街乡俗体验区、窑咀风光生态区、特色生活体验区等三大区,并配套进行水域整治、道路、桥梁、管涵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在原窑咀小学的基础上进行原址重建,打造渔文化展览馆;计划对原信用社房屋进行改造,修建渔村老年活动中心;新建6套渔家餐饮楼,打造一个小游园和休闲广场。通过全方位地展示窑咀村的民俗、文化、工艺、美食,运用生活场景化、故事情境化、文化游乐化、文化创意化等手法强化文化旅游深度体验,打造村湾旅游核心区。

2020-2022

1.2

企业自筹

咸安区经发集团

9

咸宁(阿洛亚)航空汽摩文旅运动乐园项目

咸安区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区域,毗邻咸通高速桂花镇出口。四至范围大致为:双尖山西南、209省道以北、208省道以东,占地面积约270.1公顷,建设主体为武汉丽岛兰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4亿。项目内容:由乙方在咸宁市桂花镇打造由文旅体育板块和康养度假板块两大核心板块组成的幸福产业综合体。文旅体育板块(1)人类精英与高科技完美结合的集运动、博览、科普、娱乐、科技、体验一体的汽车文化博览基地。(2)建设集飞机制造组装、“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研学基地”,“航空航天VR体验馆”,飞行体验、空中游览、飞行驾照培训等于一体的航空运动中心。(3)打造拥有水上游乐、主题景观、娱乐表演、主题商店、美食餐厅,以动感、奇妙、梦幻三重娱乐个性为核心的青少年、亲子水世界运动中心。基于项目业态、夜间演艺、夜间赛事等,转化成多元化消费模式。2、康养度假板块.建设特色酒店、康养度假社区、康养中心等,通过度假服务导入和会员社群组建,结合文旅体核心板块的打造实现文旅与康养深度融合的幸福产业综合体。

2021-2026

14

企业自筹

武汉丽岛兰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10

山湖温泉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扩改升级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三湖连江周边,占地面积约12000亩,主要对山湖温泉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新建茶竹湾景区、船歌岛景区及旅游度假区,并将以上4处景区整体打造成5A级旅游景区。

2019-2028

21

企业自筹

湖北恋江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11

田野乡村公园(田园综合体)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官桥镇,规划区域面积约300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景区立足官桥村八组及周边自然资源,重点建设“十里八村”、“芳园百里”、“梦里水乡”、“颐养小镇”等现代农业、研学旅游、文化康养基地。

2016-2030

50

企业自筹

嘉鱼恒丰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2

蜜泉湖旅游度假区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二乔大道武侯坡、美丽富饶的蜜泉湖畔,总占地面积约54790亩(含水域),计划总投资约67亿元。项目空间结构为“一湖一环两心两带多版块”(蜜泉湖、环湖游憩景观环、假日公园度假中心、三国大草原游学中心、颐养度假带、乡村振兴带),主要建设假日公园度假区、亲子生活研学区、颐养杉国养生区、三国森林游学区、七彩农场隐逸区、现代农业产业区、自然生态修复区和自然生态保护区。

2017-2025

67

企业自筹

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13

中国诗经文旅康养综合体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鱼岳镇诗经大道以北、茶湖与蜀湖交汇处的南岸中部半岛,总占地面积约4500亩,项目以“诗经文旅”和“芳香康养”两大产业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以诗经文化为核心的IP主题,建成以生态农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旅居度假于一体的诗经文旅内涵鲜明的农文旅康的融合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区。

2020-2025

60

企业自筹

湖北中润康旅控股有限公司

14

白云山阿洛亚康旅度假产业综合体项目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鱼岳镇南门湖村、三湖连江白湖西岸,占地约5000亩,由武汉丽岛兰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年限为2021-2027年。项目通过实施矿山生态治理,打造生态、文旅、康养度假区,包括文化、旅游、商业、游乐、康旅度假、通用航空、水上观光项目以及白云山、狮子山、阿洛亚韵河、陆码河、阿洛亚湖、三湖连江“两山两河两湖”生态景观打造提升。

2021-2027

32

企业自筹

武汉丽岛兰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15

嘉鱼县奇迹农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官桥镇朱砂村,总占地面积约2776亩,由咸宁蓝城田野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3.6亿元,建设年限为2022-2023年。项目分为乐活度假区、休闲游乐区、田园艺术区3个版块,主要建设小黑牧场、奇迹空间、童梦稻田、飞鱼部落、蛋壳营地、四季花园、主题商业街、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等50余个子项目。

2022-2023

3.6

企业自筹

咸宁蓝城田野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6

陆口旅游康养度假区项目

嘉鱼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陆溪镇渗子湖周边,总占地面积约7000亩。由湖北鼎途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40亿元,建设年限为2022-2028年。项目以新康养特色为底板,以三国东吴文化为根基,以“仁文化”为核心,拟建设集景区、酒店、温泉、餐饮、娱乐、商超、购物、康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

2022-2028

40

企业自筹

湖北鼎途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17

嘉鱼县珍湖国家湿地公园

嘉鱼县

在建项目

该项目占地面积592.99公顷,建设内容包含科普宣教馆2263.16平方米、生态厕所46.9平方米、游步道1478.1平方米及配套设施等。

2021-2023

0.2031


嘉鱼县珍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18

羊楼洞文化旅游(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欧亚万里茶道源头)

赤壁市

在建项目

项目规划用地6080亩,总建筑面积1368116。分为四大功能区:百庄盛景、万国荟萃、万里寻踪、茶香源流休闲区,配套餐饮、旅游、住宿等基础设施。

2019-2022

23.5

企业自筹

卓尔赤壁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19

陆水湖景区提升改造项目

赤壁市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国家AAAA旅游区——陆水湖风景区内,由赤壁中林陆水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95亿元。主要开发:陆水明珠科普馆(码头片区)、逍遥漫步项目(滨水栈道)、逍遥湾片区(北岸三岛)及雪峰山天游景区及郊野一条街。

2021-2024

3.95


赤壁中林陆水湖发展有限公司

20

赤壁龙佑汤茶康养小镇

赤壁市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蒲圻街道办事处,由市两山集团投资50亿元,规划范围内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包括康养中心、龙佑温泉、龙泉山庄、春泉庄温泉、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五大片区。其中核心区位于项目区域北部,规划可建设用地规模2000余亩。

2022-2025

50


赤壁市城发集团

21

蒲圻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

赤壁市

在建项目

建设迎熏门广场约36亩、丰乐广场约21亩、龙凤广场约14.4亩;一条龙古街从迎熏门开始至拱极门结束,书院路西起沿河大道,东至步行桥,两条街全长1200米。

2022-2024

3.2


赤壁市城发集团

22

通城县锡山城市公园PPP项目

通城县

在建项目

项目用地面积约481.14 (其中不含道路用地面积253.34)。项目拟对公园现有道路、建筑物改造提升;对石门开、木鱼湖、钟秀泉、银泉禅寺、瀑布、竹林等景点进行景观美化;新建拓展运动区、草坪露营区、儿童乐园、山顶广场、文峰塔、文峰书院、公园配套建设区(锡山民宿)等项目;建设景区入口、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设施;建设种植灌溉、景观照明、给排水、供电、绿化、消防等景区基础设施。

2020-2022

2.97


咸宁市基楚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23

通城县银山文化艺术中心二期

通城县

在建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科技馆、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等,规划用地面积28.5亩、占地面积11.04亩、建筑总面积34091.2,地上总建筑面积19588.58,科技馆4148.69、档案馆5417、文化馆4909.74、图书馆5042.74、其它56.24、地下建筑总面积14502.62、总停车位407个。

2020-2022

2

政府投资

通城县文旅局

24

牡丹小镇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崇阳县石城镇西庄旅游村,占地面积500余亩,主要打造“一心十二园十二景”。已建成一幢3000游客集散中心和8栋近500的水上木屋。园内各种配套建设和相关旅游设施齐全,可容纳70多人住宿,300多人就餐,200多人垂钓,80多人开会,停车位200多个。

2021-2022

1.2

企业自筹

湖北西庄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

25

大泉洞风景区升级改造项目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青山镇东流村,占地面积 3.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91757平方米,投资主体为湖北东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建设内容溶洞拓展4120米,新建玻璃桥、吊桥各200米、栈道1950米、安全防护栏5000米。地质博物馆360平方米;溶洞音乐酒吧250平方米;溶洞实景光影秀;光影隧道700;峡谷电梯150;溶洞漂流500;溶洞酒店8000平方米和游客集散中心6000平方米和停车场1500个停车位等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0-2024

12


湖北东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6

鼓舞天下文创园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白霓镇大市村,占地面积2000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投资主体为湖北大美大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新修12公里铜鼓大道和2公里鼓成语长廊休闲步道、新建2000平方米铜鼓出土遗址公园、3000平方米铜鼓文化陈列馆、9000平方米铜鼓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铜鼓文创产品展销中心、2600平方米印象·铜鼓大舞台、10000平方米匠艺培训基地及铜鼓特色民居38栋等。

2020-2025

15


湖北大美大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7

崇阳县文体中心二期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崇阳县天城镇香山大道与电力大道交叉处北侧,项目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崇阳县通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约3.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12000座体育场、文体广场(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气排球场、门球场及网球场等)、3000座游泳馆和停车场、给排水、绿化、道路、强弱电、室外景观照明等配套设。

2021-2022

3.2


崇阳县通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8

青山茶香洞天旅游开发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青山镇南林村、磨刀村、城万村,项目占地面积10000亩,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投资主体为金鸡湖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教育研学基地、茶香博物馆、茶香水世界、茶趣游乐园、春晖生态养老庄园、大眼泉洞藏酒庄园、休闲民宿、垂钓池、现代采摘园,配套建设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

2022-2025

10


金鸡湖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9

七彩药王谷产业园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占地面积6000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项目的投资主体是湖北聚草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8.9亿元。项目建设年限2021年-2029年。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接待中心、中药生态种植养殖基地、百草文化馆、清水民宿、小火车驿站、中医药文化廊中药文化体验区、特色康养艺术区、八卦广场、特色康养精品酒店、阶梯剧场、彩虹八卦廊道、膳食疗馆、生态停车场四季花海、花香主题餐厅、康养运动公园中药文化时空隧道、同济医药中医康养院中医药科技研究中心、中药材成品生产区和中草药主题研学营地。

2021-2029

8.9


湖北省聚草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0

崇阳县洪下十里画廊文旅融合示范区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天城镇洪下村、茅井村、河田村,规划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投资主体为崇阳县通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等共策划实施子项目37个。项目定位为旅游带动型,以新业态拓展传统产业服务功能,构建“旅游+农业”、“旅游+文创”、“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十里画廊”、“康养小镇”、“研学基地”等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与农业、文创、康养、研学的融合发展,打造 “乐享山水、奇趣文旅”的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

2022-2024

12


崇阳县通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31

崇阳县龙泉山景区建设+光伏项目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规划面积49500亩,于2022524日正式签约,项目工作专班已进驻崇阳县。主要建设龙泉山景区和光伏发电等工程,总投资30亿元,其中文旅项目投资5亿元、光伏发电项目投资25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龙泉山景区总面积37500亩,首先整体收购整合柃蜜小镇景区,再结合龙泉山樱花谷与大泉洞资源,投资2.5亿元进行柃蜜小镇景区改造升级,打造龙泉山景区。光伏发电项目占地12000亩,已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022-2025

30


武汉日新能源有限公司

32

小自然度假村二期

崇阳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项目桂花泉镇、白霓镇,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主体为小自然旅游开发管理咸宁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建设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开发白霓镇油市村,于20226月份建成运营;二期建设桂花泉镇东源村和青山镇水库村,于2023年建成运营。建设小木屋,田园餐厅,蔬果采摘,观景栈道,魔法森林,旅游厕所等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5

1.8


小自然旅游开发管理咸宁有限公司

33

雀寨

通山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通山县大路乡界水岭村,是一家集养殖观赏、自然科普馆、民宿、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

2020-2025

4.5

企业自筹

湖北雀寨大自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4

龙隐山景观索道

通山县

在建项目

项目位于通山隐水村,总投资2亿元,占地4050亩,比邻国家4A级景区隐水洞,由湖北隐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景区围绕“隐龙乡野●奇石乐城”的总体形象定位,以“石林奇乐、隐龙传说”为市场特色,打造集山水观光、民居观光、花海休闲、养老度假、户外运动、自驾服务、商务会议、旅游地产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富水湖旅游经济区“接待大厅”。自20173月开工以来,项目进展顺利,先后完成整体规划评审及单体项目的设计、景区路面平整硬化、供电供水设施安装,商业街、山顶广场及观光塔、400米滑道、玻璃吊桥、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并于20208月正式对外营业。为高标准打造国家4A级景区,龙隐山开展了景区续建项目建设,在景区内建设客运索道。客运索道设计为单线循环脉动式八人吊厢索道,分两期建设,一期预算投资5000万元,建设长960m,高差360m索道,全线共有12个支架,速度为每秒0~4m,从下站到上站用时大约4分钟。索道设计运量为每小时单边运量600人次。

2017-2023

2

企业自筹

北隐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5

通山县石门乡村旅游项目

通山县

在建项目

项目一期用地8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涵盖乡村旅游开发、古村镇保护;基础设施;便民商业设施;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和环境设施等。

2022-2023

1.5


湖北石门天池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二)储备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地

项目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期限

计划总投资(亿元)

资金来源

实施主体

1

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建设项目

咸宁市

储备项目

项目规划总面积33.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3043.1亩,非建设用地37070.25亩,按照“生态+农史文旅+人城境业”的理念,拟将该区域打造为华中地区名人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向阳湖名人文创产业示范区。

2021-2035

67



2

龙潭旅游度假区项目

咸宁市

储备项目

项目选址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规划用地面积约454.68亩。项目依托龙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域优势、旅游禀赋,以绿色、生态、低碳为基点,通过对相山书院和园博园等资产进行整合,打造地标性旅游打卡地和目标地。

2022-2024

3


咸宁市城发集团

3

元气森林公园建设项目

咸宁市

储备项目

项目总投资1.2亿元,红线内总景观面积为225。场地内有现状元气森林,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彰显元气森林生态、自然、环保的主题。

2022-2023

1.2



4

潜山体育文化公园

咸安区

储备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麦笠山路温泉碧桂园酒店正后方,计划总投资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81亩,总建筑面积16400,主要建设室外运动场、室内场馆等文化服务设施。

2021-2024

1

企业自筹

咸宁市恒立文化体育有限公司

5

咸安区向阳湖昆仑康养中心

咸安区

储备项目

计划用地面积项目区域规划用地位于向阳湖章家湖周边,约50亩。投资建设“一心五园”特色康养中心。一心:昆仑康养中心,五园:农业观光园、医疗亚健康康养园、糖尿病康养园、高血压康养园、珍稀盆景文化园。配合向阳湖观光农业布局,种植功能型水稻,在咸宁市各县、市、逐步建立多个功能型水稻种植基地,在项目所在地建立功能型水稻研发中心。

2023-2028

25


区文旅局

6

武汉开园良木枫叶苗旅游森林公园

嘉鱼县

储备项目

建设集苗木生产、主题旅游、科普教育、产业聚集、餐饮休闲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特色苗旅一体化项目。

2022-2024

1.7



7

嘉鱼县丝瓜巷文化旅游步行街

嘉鱼县

储备项目

位于鱼岳镇,占地20亩,对丝瓜巷石板路面进行整饬,对街道两旁明清古建筑进行维护性修建,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2022-2024

0.3



8

赤壁摩崖石刻综合治理项目

赤壁市

储备项目

实施赤壁山矶头岩地质体表面风化加固、4号“赤”字南侧的边坡治理和不稳定性监测工程。

2023-2024

0.15


赤壁市文旅局

9

通城县内冲瑶族村三期

通城县

储备项目

在内冲瑶族村景区(目前为3A级景区,正在申报4A级景区)的基础上,向药姑山延伸,修复古瑶民居石屋,古瑶民遗迹遗址等,新建游步道,扩大景区游览面积,增加景区游玩性,与已建成的内冲瑶族村景区一期、二期构成整体。

2022-2024

3

企业自筹

湖北隽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0

善源谷孝善文化研学旅行基地

通城县

储备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上善田园、虎形通曲、莲池献瑞、相师读诵、天街水港、后土福佑、并泉水巷、善水环堂、善源琴谷、福田夕照等十大历史景观。

2020-2022

0.25

企业自筹

湖北循善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11

崇阳葛仙湾惊艳一座城

崇阳县

储备项目

项目位于天城镇茅井村,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投资主体为中南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建设内容: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匠人村开发投资建设(毛井村民房区); 2、抱团养老度假社区功能投资开发升级建设(搬迁村新农村区域);3、腾讯互联网智慧医疗康养区投资开发建设(建设用地待定);4、崇阳及咸宁乡贤会馆投资开发建设及平台搭建(建设区域待定);5、葛仙湾特色农业产业园4A级景区投资开发建设(毛井村全域)。

2022-2025

2

企业自筹

天城镇政府、文旅局

12

崇阳天门谷乡村乐园项目

崇阳县


储备项目。

项目计划用地830亩,主要集中在石城镇西庄村天门观水库周边附近。主要建设鄂南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鄂南农耕文化博物馆(体验馆)、青少年夏令营中心(青少年研学旅行营地)、鄂南民宿区、游客中心、停车场设施、公共卫生间(露营地内部)等。

2023-2024

2

企业自筹

石城镇政府、文旅局

13

崇阳油市村田园时光

崇阳县

储备项目

项目计划用地830亩,主要集中在石城镇西庄村天门观水库周边。主要建设鄂南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鄂南农耕文化博物馆(体验馆)、青少年夏令营中心(青少年研学旅行营地)、鄂南民宿区、游客中心、停车场设施、公共卫生间(露营地内部)等。

2023-2024

0.9

企业自筹

白霓镇政府

14

崇阳县堰市千年古镇旅游开发

崇阳县

储备项目

恢复堰市街古房屋建筑、复原石板街、老城门、水龙车、新建堰市河滚水堰水上乐园。以罗家饭铺罗荣桓元帅指挥所为重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利用老堰市传统手工作坊技艺,恢复油面、麻花、糕点、米酒、千张、油面豆腐、古法榨油生产,打造“老堰市”品牌。

2022-2025

1.5


县文化和旅游局

15

九宫山香榧小镇项目

通山县

储备项目

九宫山香榧小镇项目设计总投资5.73亿元,规划总面积约1.2万亩,建设年限为2019年至2028年,分三期10年建成。一期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期为20199月至202012月,建设内容有香榧研究院、香榧农庄、运动场、民俗一条街、水上乐园、国学馆和香榧产业园等20多个项目;二期计划投资1.65亿元,建设期为2021年元月至202412月,建设内容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大地景观、怀旧茶室、白马瀑布、四季花海、环山栈道、“一线天”步道、村容美化亮化等项目;三期计划投资1.58亿元,建设期为2025年元月至202812月,建设内容有养老社区、山居民宿、石林迷宫、荷塘月色、清风茶亭、帐篷营地、户外拓展、研学馆、溯溪景观、乡村民宿等项目。

2019-2028

5.73

企业自筹

湖北昀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6

九宫山旅游度假区项目

通山县

储备项目

项目规划约75000亩,用地面积约1812亩,主要建设研学营地、云中湖康养度假小镇、湾里-船埠温泉度假区、九宫山高山体育公园、坳坪-云中湖中线旅游体验区。1、铜鼓包观星研学营地主要建设天文科普站、天文馆等。2、云中湖康养度假小镇打造以全景国际大酒店为中心的度假酒店群。3、旅居度假公寓建设云中湖旅居度假中心,建设5-8个旅居康养酒店公寓。4、云中湖体育运动公园扩建九宫山滑雪场,打造云中花海步道,增设滑草、溜溜球等项目。5、湾里—船埠温泉康养度假区利用湾里深层地热温泉,规划建设野奢温泉康养度假区,布局健康评估中心、基因检测中心等高端疗养设施。6、坳坪-云中湖中线旅游体验区包含石龙峡溯溪体验区和坳坪新游客中心,石龙峡溯溪体验区打造成自然野奢的精品度假区;坳坪新游客中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新建游客集散中心及石龙峡换乘中心。7、旅游线路规划,建设中线上山森林火车道、索道等。

2022-2028

30

企业自筹

湖北文旅集团

17

通山县徐家湾水上乐园

通山县

储备项目

项目位于通山县港口村徐家湾,紧邻富水河,与隐水洞出口仅隔千米,计划2022年投资0.6亿元开发水上乐园项目,开辟游泳区,冲浪区、儿童船划游乐区等体验项目。

2022-2023

0.6

企业自筹

通山县徐家湾渔乐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三)策划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地

项目性质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期限

计划总投资(亿元)

资金来源

实施主体

1

王山寨旅居医养中心项目

咸宁市

策划项目

项目选址位于咸安区马桥镇潜山村、浮山办事处余佐村,规划用地面积约2498.71亩。项目以充沛而富有疗效的硫磺温泉为稀缺资源,以温泉+医疗康养融合发展方向,打造温泉医疗康养目的地,充分发挥硫磺温泉水对于皮肤、身体恢复的康复疗养作用,包括四大功能板块:运动员创伤康复疗愈中心、产后护理恢复中心、美容医疗术后恢复中心、老年慢性病药浴康养医院。

2022-2026

20.00


咸宁市城发集团

2

大泉口温泉康养度假区项目

咸宁市

策划项目

项目选址咸安区浮山办事处余佐村、太乙村,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3820亩,建设用地面积约1200亩。项目以温泉为纽带,构建健康养生+温泉度假两大核心产业,通过营造极致温泉休闲体验,延展“温泉+”康养、运动、亲子、商务、农业等业态,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打造华中生态振兴的示范区。温泉度假产品包括度假酒店、精品民宿、主题酒店、农家乐及结合环境与地形设置的各种主题温泉泡池;亲子业态包括科普教育、奇幻森林、星光竹语;商务旅游业态包括星级酒店、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农业旅游业态包括温泉农业园、采摘基地、民俗村落;配套产业包括商业街、特色产品、温泉社区、康养地产、生态村居等。

2023-2028

25.00


咸宁市城发集团

3

大洲湖健康颐养示范区开发项目

咸宁市

策划项目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947亩,依托大洲湖两个半岛良好的生态基底和交通区位,通过融入地方文化、艺术、婚庆等特色文化,创新特色文旅产品,将该区域打造为集“养老+教育”、“农业+旅游”的特色健康颐养示范区。其中大半岛占地4189亩,计划投资35亿,以学院式颐养为特色,主要建设环湖北路、艺术酒店、荆楚文街、颐乐学院、幼儿园、中国鼓音乐馆、四养中心、国际学校、鱼埠公园、康养公寓、中式合院、流光书院、共享农园、湿地花海、鲸奇谷、灯光运动公园、生态农业种植区等。小半岛占地758亩,计划投资7亿,打造田园休闲旅游为特色,规划建设奇迹农庄、采摘果园、稻田公社、水岸集市、湖畔乡居民宿、主题餐厅、丰物客厅、艺术田园等系列产品,将其打造集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乡村示范农业主题乐园。

2022-2035

42


咸宁市城发集团

4

大洲湖体育文化产业园项目

咸宁市

策划项目

项目选址咸安区官埠桥镇河背村,西邻富强大道,北至步云路、东接发展大道、南倚新107国道,规划用地面积约5607亩。项目将建成生态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即一个30000座大型体育馆、一个5000座体育馆、2000座游泳馆,并以此为依托打造体育文化产业园和体育文化小镇,建成后将作为咸宁承接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体育赛事的主要场馆。建设内容包括:步云路、富强大道,生态体育中心,园博园,体育文化产业园,体育文化小镇,汽车营地,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工程等。

2025-2040

37


咸宁市城发集团

5

城郊乡村振兴区

咸宁市

策划项目

项目选址咸安区大幕乡桃花尖村,为市城发集团乡村振兴驻点帮扶村。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500亩,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公路改扩建,李邕读书台景区建设和李邕书法文化公园、纪念馆建设;红豆杉生态公园及乡村特色种植、养殖帮扶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与高桥萝卜小镇、131军旅小镇、澄水洞景区等建成环咸宁游憩带东部示范区节点景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构建稳定产业基础带动乡村振兴。

2022-2026

3


咸宁市城发集团

6

高新区生态田园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

咸宁市

策划项目

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用地370亩,主要建设五大片区:出入口综合服务区、生态休闲农业区、休闲运动区、文化创意区、养老公寓配套区。

2022-2023

3



7

咸安绿色旅游经济带一期项目

咸安区

策划项目

1、星星竹海旅游景区规划面积73650亩,建设用地425.08亩,建筑面积55020。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竹海花月夜、酷炫仙居地、竹林随想曲、奇石穿越记、玄幻仙宫行、鸣水泉户外运动小镇等。
2
、向阳湖湿地花海规划面积759亩,建设用地12.31亩,建筑面积6056,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花海观光游览、萌宠娱乐体验、时尚浪漫休闲、活力水岸运动等。

2020-2023

6.45

企业自筹

咸宁恒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8

咸宁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

咸安区

策划项目

规划范围523公顷,包括生态修复、文化旅游和森林康养。

2022-2030

2.235



9

汀泗桥红色旅游古镇改造建设项目

咸安区

策划项目

主要包括:沿汀泗古桥东西古街进行人文环境改造,商业街道路绿化、强弱电、供给排水、停车位等配套附属工程设施建设以及购置相关的设备。

2022-2024

2



10

东源花谷(二期)景观打造及基础提升项目

咸安区

策划项目

东源花谷(二期)景观打造及基础提升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景观打造、景区停车位、景区服务楼等配套附属工程设施以及购置相关的设备。

2022-2024

1.5



11

中惠旅旅游综合区

咸安区

策划项目

由中惠旅集团整体规划、开发并运营“太乙-熊家湾-星星竹海”全域旅游项目,计划开发成集旅游、度假、康养等胜地,力争打造为5A级景区。

2022-2025

5



12

嘉鱼县东吴大道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示范带项目

嘉鱼县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嘉鱼县东吴大道(旅游扶贫公路)沿线,围绕大崖山仙人洞、大崖山七星洞、九龙有机桃李采摘园、千年古樟、吴王行祠等,打造陆水革命烈士纪念馆、八斗角花海、大岩湖自驾车露营地、虎山林场康养度假区,形成东吴大道乡村振兴“一带九景”。

2022-2026

20

企业自筹


13

鲁肃故里·古韵烟墩”乡村旅游综合体

嘉鱼县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渡普镇,涉及烟墩、净堡、王家庄、大路铺四个行政村,总面积约4.6万亩,开展渡普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在此基础上结合渡普镇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烟墩古台、净堡古桥,长江古渡、龙舟古风、古木村落六大核心旅游吸引物,规划一心一轴一带两区,主要建设龙舟小镇、滨湖旅游、农旅文融合三大片区,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

2022-2025

10


嘉鱼县渡普镇

14

羊楼洞松峰山景区项目

赤壁市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羊楼洞古镇,主要建设山中茶园、湖边古道、林下茶寮、禅院禅茶拓展、云中漫步、林间树屋、自由滑道和飞行索道等项目,打造文体旅融合的茶生活体验项目。

2021-2025

5

企业自筹

赤壁市文旅投

15

夜游陆水河

赤壁市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赤壁市城区,由市城发集团投资1.15亿元对三峡试验坝至三国美食城段全长约6.2公里陆水河段。主要建设:1、一河两岸夜光步道升级;2、滨水步道景观灯光小品;3、滨水步道光雕小品;4、景观灯光小品;5、步道沿线创意小品;6、球幕水秀;7、全彩变幻水瀑布;8、沿河商业建筑勾勒天际线;9、沿河过渡段的夜间景观亮化提升;10、游船码头光影升级;11、三国美食夜景提升;12、观音寺夜景提升-祈福赤壁;13、新增观光船两艘、16米钢制画舫3艘及水上戏台一艘;14、新建旅游码头三处(渔政、陆水二桥及清泉公园)。

2019-2023

1.15



16

赤壁景区提档升级项目

赤壁市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赤壁镇,由市两山集团投资50亿元,规划范围内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新建军事博物馆,赤壁驿馆、古泉提升改造,景区监控系统,帐篷露营区和其他配套水电、通讯、安防、设施及设备购置安装以及用地范围内的场地平整、综合管线、道路、广场、围墙、环境绿化等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

2022-2023

3



17

赤壁市龙翔山休闲公园建设工程

赤壁市

策划项目

打造集旅游、生态观光、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精品公园。

2022-2024

1



18

骏捷旅游客运接待中心

通城县

策划项目

该项目用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拟新建综合楼、维护中心、接待中心19000平方米,室外环保停车场6000平方米,配套建设内部检测线、特产品展销中心、培训中心、旅客住宿餐饮等设施。

2022-2023

1.5



19

通城县体育公园

通城县

策划项目

项目占地548亩,总建筑面积56645.58,总投资5.27亿元,建设10000座体育场1座,3000座综合馆1座,1500座恒温游泳馆1座,1500座网羽馆(含乒乓球馆)1座,服务中心1处,建室外多功能篮球场、网球场各4片,7人制足球场1片,青少年运动场1片,并配套公园、景观、绿化、健身步道。

2021-2023

5.27

政府投资

通城县文旅局

20

湿地亲子乐园暨当代少年劳动(红色)教育基地

崇阳县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白霓镇浪口村,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主体为当代教育集团公司,总投资1亿元。建设内容劳动教育基地、研学拓展训练基地、教育培训基地、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小吃服务、湿地公园、亲子乐园、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等。

2022-2023

1



21

崇阳县黄金山公园新建工程

崇阳县

策划项目

项目位于天城镇,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246758,投资主体为崇阳县通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2亿元。建设黄金山公园广场,体育健身场地、健身步道、绿道,打造休息平台、景观广场、观景平台及配套设施等。

2023-2025

2



22

大湖山药旅开发项目

崇阳县

策划项目

以药旅开发为特色一期新建5000亩中药材基地及其它配套建设,新建1500平方米田园民宿及10公里基地山林步道。

2022-2023

1



23

崇阳·幕阜山乡村会客厅建设项目

崇阳县

策划项目

建设休闲广场3000平方米,农业作物示范片100亩,商业服务综合区30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2000平方米,登山步道5000米。配套水电路等相关设施。

2022-2023

2.5



24

文昌书苑

崇阳县

策划项目

占地面积19.06亩,建筑面积4.2,其中计容总建筑面积3.57万平方米,不计容面积0.63万平方米。

2022-2023

5.5



25

三界谷溯溪康养旅游区项目

通山县

策划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四都港民宿康养旅游区、三宝村文化康养旅游区、天鹅湖溯溪探险体验区、冷水坪红色旅游与旅游集散中心(红色小镇)四大功能区。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用地面积40亩打造鹅公颈大瀑布景区,同步建设冷水坪红色小镇及配套设施。二期用地面积80亩,规划建设冷水坪红色旅游景区、天鹅湖景区、乌皮三界尖景区、天鹅溪漂流景区。三期用地面积300亩,规划改造建设三宝、四都港、宋家、白果树下、木鱼山、杨狮洞、林上、枫树坑、大茶园、金盆、银盆等高海拔美丽村庄,打造武汉城市圈康养基地。

2021-2028

20

企业自筹

湖北厦铺河流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6

江南水乡·三汇岛生态旅游康养景区

通山县

策划项目

用地面积72亩、建筑面积135180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为:温泉谷、生态旅游观光区、水上乐园、康养小镇、培训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5

10



27

太平•兰亭大境文旅综合开发项目

通山县

策划项目

依托太平山自然山水和现有的旅游资源,打造太平山康养文旅温泉野奢休闲度假区。

2023-2028

46


象上汇集团武汉分公司




相关文档:一图读懂丨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