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41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MB1961735/2025-21582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4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全文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点支持通山九宫山风景区提档升级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议》(第041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九宫山风景区的高度关注。我局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肯定,该提案紧扣咸宁文旅产业发展大局,针对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和精品线路打造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根据您的建议,我局与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通山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进行积极对接办理,在综合上述会办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九宫山风景区实际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扩大九宫山景区范围,将半山船埠村、山下横石村纳入景区规划、建设范围,沿途打造小而精的打卡景点”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九宫山景区的发展,将“加快推进九宫山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列入《咸宁市关于打造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的实施意见》和《咸宁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全力支持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避暑旅游目的地。

(二)坚持规划衔接。依托九宫山“避暑胜地、道教名山、地质奇观、红色文化”四大核心资源,并明确“高山康养+文化体验+生态研学”的复合型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市规划委将咸九高速九宫山互通连接线、九宫山中线旅游公路、九宫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纳入《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同时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编制《九宫山全域旅游提升专项规划》,今年通山县已申报九宫山提档升级5A级旅游景区相关资料,并启动《九宫山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拟将半山船埠村、山下横石村纳入景区范围,打造“山-村-湖”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

(三)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在九宫山景区沿线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如船埠温泉度假村、九宫山文旅综合体、九宫山坳坪-石龙峡旅游综合体、九宫山滑雪运动公园、九宫山文化遗址保护修复工程、内港村民宿集群、景区游步道等项目,其中九宫山坳坪-石龙峡旅游综合体被列入2025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九宫山提档升级项目中九宫山中线旅游公路项目、云中湖片区开发项目已经开工。同时,积极鼓励九宫山沿线横石、船埠、中港、内港等地村民改造闲置农房,发展民宿产业。

(四)落实保障资金。2024年,推荐九宫山申报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300万元,其中“避暑度假旅游消费季”活动补助资金200万元,九宫山景区连廊步道留驻平台项目建设补助资金100万元均已拨付到位。九宫山竹林下民宿获评金桂级,奖励5万元;畔山林语民宿获评丹桂级,奖励3万元。

下一步,以九宫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结合九宫山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将九宫山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避暑旅游目的地。

二、关于“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建成民俗文化一条街,丰富开启夜游模式”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开展文旅资源普查。2024年,组织对全市文旅资源进行普查,全市文旅资源优良级新发现68处,评定五级旅游资源44处,四级旅游资源135处、三级旅游资源523处。通山县完成了非遗项目及民俗文化资源普查,重点梳理出通山山歌、通山木雕、采茶戏、通山包坨制作技艺等12项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以及20余项特色民俗活动,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

(二)整合资源开发业态。九宫山景区积极整合周边中港村、高湖村、宝石村和江源村的古民居,开发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在九宫山进行长时间的旅游和康养活动。其中,中港村的周家大屋,作为周瑜后人的迁居地,通过引进武汉老板的改造,将古民居转变为精致民宿。这些民宿每年吸引着上千游客前来体验,甚至需要提前半个月在网上预订房间,成为网红打卡地。

(三)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结合九宫山特色旅游资源及当地民俗文化特色,2024年九宫山举办“九宫清凉 人间天堂”避暑季系列活动。在云中湖周边,策划美食云中宴(通山特色产品展示)、养生文化节、百姓大舞台等活动,美食云中宴游客们品尝到“九宫九宝”特色菜,包括黄精伏养宴、九宫汤水席和九宫山珍宴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产品展示区通山县的丰富物产;养生文化节组织专业医疗团队进行义诊,为游客提供包括理疗体验、雷火灸体验和穴位推拿、艾灸体验、养生茶试喝以及太极拳剑表演等;百姓大舞台将通山山歌、采茶戏等搬上舞台,让游客们尽情享受夏季的清凉与欢乐。

下一步,将深入文化资源挖掘与活化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来九宫山体验参与。

三、关于“不定期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加强活动策划。结合九宫山夏季避暑、冬季滑雪等资源,策划避暑季、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其中2024年避暑季期间策划了九宫电音节、石龙峡演绎、美食云中宴、百姓大舞台、养生文化节、登山挑战赛、捉鱼摸虾亲子赛、国风文创、掼蛋体验、摄影大赛及摄影展、云中湖桨板等活动;2025年避暑季在湖北文旅第二届夏日桨板赛中开启,其他活动正在陆续推出,活动适合老年、中年、青年、少儿等各类旅游消费群体,体现活动的互动感、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了活动产品吸引力。

(二)加强活动组织。2024年避暑季活动,指导通山县、九管局和湖北文旅咸宁集团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坚持每周调度有关工作。注重统筹时间安排,做到周周有活动,确保避暑季活动丰富多彩,特色亮点突出,市场安全有序。通山美食节期间,组织60余家本地餐饮企业参展,吸引周边县市2万余名游客前来。同时坚持市+县+企联动宣传营销,用好湖北文旅“一卡通”,以及美团、同程、去哪儿、抖音等主流OTA平台,全面推广九宫山相关活动。动员省市县各级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开展专题宣传。

(三)加强活动保障。活动期间,通山县组建公安、交通、文旅、市场、商务、应急、林业、消防等部门组成的九宫山避暑季旅游服务工作专班,设置旅游服务站点,开通旅游服务热线,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及时消除各类旅游安全隐患,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确保避暑季、滑雪季九宫山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下一步,将结合通山县实际和市场需求,持续策划避暑季、滑雪季、美食节、枇杷节等主题活动,丰富通山县文旅业态,提升旅游吸引力。

四、关于“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做好县城旅游宣传,打响通山旅游大品牌”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跨区域宣传推介。2025年开展“走出去”对外推广活动,先后参加2025“相约春天赏樱花”暨知音湖北赏花游主题交流座谈会(长沙)、“知音湖北相约大湾区”2025湖北文旅推介会暨重点旅行商“引客入鄂”活动启动仪式(广州)、2025“知音湖北”长三角文旅推介会暨重点旅行商“引客入鄂”活动(杭州)、咸宁避暑季武汉推介会。结合两地不同的市场需求,精心策划推介内容,为当地的旅行商和市民推介“香城泉都”。通过这些推广活动,不仅提升在外地市场的知名度,更推动与客源地之间的文旅资源互补共享,为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媒体矩阵宣传。开通“通山文旅”官方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红书账号,围绕 “九宫山云海”“隐水洞探秘”“富水湖落日” 等核心景观开展宣传,2024年累计发布短视频120条,其中“九宫山云海”单条播放量超300万次。同时深化与各类网络、媒体的合作,借助网红、主播、达人的流量效应,发展更具吸引力的文旅业态,推动通山文旅产业全域化、高端化发展。

(三)策划活动宣传。围绕避暑季活动,紧盯武汉目标客群,整合通山九宫山、隐水洞、湄溪,“小九寨”等避暑旅游产品和项目,与中旅集团、省广播电视台合作,市、县联动,赴武汉市开展宣传营销,在重要商圈、社区等重要点位深入推介。同时,利用高铁、机场等人流集中点位开展宣传推介,打响通山旅游品牌。

下一步,将持续放大通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宣传营销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联动”转变,从“流量吸引”向“留量转化”升级,真正将通山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的核心板块。

五、关于“优化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增强精品旅游线路旅游氛围”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完善基础设施。以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构建“快进慢游”的高品质旅游交通体系,完善九宫山景区沿线交通服务设施配套,同步规划充电桩、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九宫山中线旅游公路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景区串联公路,探索开展九宫山至隐水洞景区直达功能论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力争纳入省级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库,进一步提升景区互联互通能力。

(二)推进提档升级。围绕“九宫清凉、避暑天堂”主题,突出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山上、山中、山下一体化立体综合开发,着力于山上加快景区品质提升、山中突显九宫山自然资源、山下拓展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打造九宫山大众避暑IP。深化与湖北文旅集团战略合作,精准谋划项目19个,计划投资17亿元。目前,咸九高速九宫山连接线、九宫山中线公路、云中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已相继动工,九宫山坳坪-石龙峡旅游综合体、李家铺湾里温泉、内港民宿集群、铜鼓包游乐中心、“九宫八景”修复等一大批项目即将启动建设。九宫山将实现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的质变升级,预计年接待量可突破20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村文旅产值增长30%以上。

(三)打造精品线路。春节假期,围绕康养旅居、沐泉滑雪、“温泉+民宿”等主题,推出10条特色春节假日精品旅游线路。九宫山滑雪场、嘉鱼山湖温泉、赤壁龙佑温泉、崇阳三特浪口温泉入选“游购乡村 欢聚荆楚”春节推荐旅游线路“热汤滑雪之旅”。同时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布局,拓展武汉、南昌、长沙等3小时交通圈城市,联合OTA 平台推出“高铁+酒店+门票”套餐。联动隐水洞、富水湖等周边资源,设计“通山两日游”环线,争取纳入省级旅游线路推荐名录。

下一步,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完善交通、通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六、关于“规范强化景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提升景区服务。完善九宫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配备齐全的设施,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在咨询台安排专业的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景区介绍、线路规划、门票预订、投诉处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开展景区智慧化建设,设置多媒体查询设备,方便游客自行查询景区信息;提供多种形式的导览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开通网上售票、手机APP售票、微信公众号售票等渠道,方便游客提前购票,减少排队时间。在景区内合理设置导览图、指示牌等,清晰标注景点位置、游览路线、服务设施等信息,方便游客自主游览。

(二)加强人才培养。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组织景区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资深导游等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积极与咸宁本地高校以及省内外知名旅游院校、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搭建人才培育通道;探索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乡村旅游相关专业课程,根据景区和乡村旅游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人才培育方案,为景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大创业扶持。引导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加强大学毕业生乡村旅游创业优惠政策兑现力度,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元,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首次创业且正常营业6个月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并协调相关部门在场地租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创业门槛。同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服务,定期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沙龙等活动,为创业大学毕业生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下一步,将积极与通山县及相关部门协助,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乡村旅游创业扶持,为九宫山风景区提档升级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政策支持。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