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B1961735/2024-25514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6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0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阮班新、陈又新、吉茂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旅融合的高度关注。我局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对促进我市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您的建议,我局与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乡村振兴局、市联通公司等单位进行积极对接办理,在综合上述会办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旅融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启动乡村旅游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全市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旅游民宿规划设计供应链建设,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全市乡村旅游建设专项规划(2024年-2028年)。
(二)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以市域为单元,基本构建起全市239个集聚提升类、128个城郊融合类、93个特色保护类、16个撤并搬迁类、328个其他类组成的全域804个“有条件、有需求”村庄规划编制分类布局体系,为我市乡村旅游布局、项目建设、设施配套等提供了规划依据。
(三)编制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召开2024年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提请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2024年度咸宁市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的通知》,编制乡村建设任务清单12类40项。
(四)开展规划专题培训。在5月10日,市乡村旅游领导小组举办的2024年乡村旅游银企对接暨业务培训班上,我局邀请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规划设计三院院长刘勋围绕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授课,邀请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以赤壁市“爱上你的小屋”规划设计及运营模式为题授课。全市各县(市、区)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文化和旅游局主要、分管负责人,50余家乡村旅游市场主体负责人参训。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文旅市场需求调研,结合我市文旅资源,科学规划、合理编制符合我市实际的旅游规划,使旅游资源平衡互补、协调发展。
二、关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根据《咸宁市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贯彻“两山”理论,以咸宁市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特色产业增长极为指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合理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线等空间管控边界和地质灾害等安全底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促进旅游业绿色发展。
(二)做好闲置资源调查。为贯彻落实市政府与湖北文旅集团明确的合作事宜,对我市主城区长印温泉、汉商温泉、叠水湾温泉、太乙温泉和香泉映月,赤壁市五洪山龙泉山庄、雪峰山、石剑山庄等闲置旅游资源的产权和现状等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5月7日,接待湖北文旅集团总法律顾问、企业运营部总经理谢承魁一行对市主城区长印温泉、汉商温泉、叠水湾温泉、太乙温泉和香泉映月等闲置旅游项目进行尽职调查,推动盘活闲置旅游资源。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全面摸清、摸透我市文旅资源家底,形成高质量的文旅资源普查成果,推动全市文旅资源高水平保护利用,开发更多文旅产品。
三、关于“配套建设与服务管理相结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推进通山县旅游公路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幕阜山生态旅游路、环富水湖生态旅游路,将规模性旅游景区串联成线。同时对旅游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升级,公路沿线景观台、停车区、公路驿站、交通厕所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提升旅游品质。
(二)推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三千兆”融合业务发展为目标,“补覆盖短板,提千兆网络能力”,通山5G网络与电信共建共享,实现一张网覆盖,千兆宽带覆盖已达到南方补短板覆盖目标,行政村进线率达到42%。通过优化重构网络,实现通山域内4A景区九宫山和隐水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富水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等旅游景点线路通信从有到优的变革,持续深化共建共享,计划三年内5G保持全量共享,升级4G基站100个,行政村宽带进线率达到100%,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三)推动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加强村医人才队伍建设,我市从2017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5年来共招录培养定向大学生村医683人、在职学历提升90人,免费培养毕业到岗463人,目前我市在岗大学生村医共计689人,派驻巡诊285人,基本实现883个行政村“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动态全覆盖。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按照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严格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规模不低于60平方米,对村卫生室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外观和统一标识。
(四)改善乡村环境。将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纳入省域战略规划、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流域综合治理考核指标,为乡村振兴提供环境质量保障。指导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配套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官网和处理设施,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市建成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91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2%,完成26条纳入国家、省级监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五)组建旅游民宿产业联盟。我局联合县市区文旅局倡导组建旅游民宿产业联盟,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共享、线路互通、品牌共塑、市场互动、客源互送、抱团发展。目前,山里民宿、山水别院、江南里民宿等32家旅游民宿企业报名参加旅游民宿产业联盟。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力度,完善乡村旅游道路、环卫、医疗卫生、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工作走深走实。
四、关于“用地政策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推进村民自建房打造民宿。以赤壁市羊楼洞港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围绕服务农民建房事业打造“爱上你的小屋”综合服务体系,导入相关资源力量下沉基层,对农民建房提供全流程服务和全周期管理,让农民建房有规划、优设计、降成本、创价值。目前,已有38家市场主体纳入“爱上你的小屋”品牌运营服务联盟,羊楼洞港小流域已将羊楼洞古镇12家民宿及赵李桥茶厂、娜瓦瑜伽等纳入品牌共同运营。
(二)保障乡村旅游用地需求。2023年以来,全市受理乡村旅游用地48个批次,总面积6351亩,对乡村旅游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
(三)开展利用农村闲置用房改建旅游民宿摸底调查。我局联合专业化平台公司开展全市利用农村闲置用房改建旅游民宿摸底调查,利用农村闲置用房推动包装策划乡村旅游民宿招商项目。
下一步,将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用地政策,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用地需求。
五、关于“项目发展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创新机制抓农旅融合发展。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重点打造九宫山茶产业区、南林橘红小镇、八福康枇杷园、大畈芦泉山桔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园区以及南林桥镇柑橘加工园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竞争力明显提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功能更加完善,新型业态更加丰富,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农旅融合更加协调。
(二)加强示范创建培育特色品牌。以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认定与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重点创建一批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科学布局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景点,合理控制数量与规模,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通山县以推介全国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为契机,整合大畈镇大坑村(隐水洞枇杷)、南林桥镇石门村(莲藕)、南林桥镇石垅村(小龙虾)、闯王镇汪家畈村(砂梨)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以“九宫山避暑度假、隐水洞地质探险、富水湖休闲观光”为三大核心,形成全区域“生态观光游、休闲体验游、饮食采摘游、红色文化游”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截至2023年底,全市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58家,其中通山县11家,如大畈枇杷观光采摘园、样样果业观光采摘园、梅花鹿小镇、金坑生态观光采摘园等。
(三)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后劲。转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模式观念,推动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家乐合作社或重点休闲农业企业为龙头,采取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等模式,带动农民就地创业就业。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快培养休闲观光农业管理与服务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通山县形成了中港、船埠、九宫山镇区、太阳溪、吴田、西泉、板桥、隐水、大幕山等12个农家乐集中连片区域,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一批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加强资金保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2024年市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经费8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17万元,用于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项目入手,推动乡村旅游项目和文旅产业相结合,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六、关于“文化内涵与宣传造势相结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推动营销宣传造势。优化“咸宁文旅地图”微信小程序,委托专业团队运营,建立文旅市场主体OTA平台链接跳转功能,全市45家精品旅游民宿上线小程序,目前小程序已有279万次点击量。在咸宁文旅新媒体平台建立民宿宣传专题,专题目前集纳民宿推广文章30篇。已与中央、省、市级媒体对接,开展民宿旅游宣传推广,截至目前央媒、省媒发稿38篇,市级媒体发稿135篇。
(二)策划文化活动。策划推出“露天音乐会”活动,以咸宁民宿、旅游目的地为拍摄地,邀请民间音乐人参与拍摄短视频或直播,宣传推广咸宁文旅资源、民宿资源。第一期于6月11-12日推出。利用节假日,组织40场文旅活动,开展咸宁乡村旅游、民宿住宿宣传,带动近500万人次游客量。结合旅游节点、热点等推出民宿游线路6条。组织各级驻村工作队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主题活动80余场;广泛发动文艺院团及地方文艺团体,组织基层文艺院团、农村电影放映队等创作各类文艺节目,开展文艺下乡惠民演出200余场次。
(三)推进旅游民宿品牌创建。推动注册公共品牌,邀请专业团队设计“桂乡宁居”Logo标识,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报注册“桂乡宁居”旅游民宿商标,推进旅游民宿品牌创建。
下一步,将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从项目招商、土地供给、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县市区主导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招商,营造乡村旅游良好氛围。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