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B1961735/2022-25628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旅游 发文单位: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8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2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08-02
聂武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特色推进文化强势建设从咸宁的特色到特色的咸宁》的提案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文化建设的关心。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建议非常好,聚焦“香城”品牌打造,从体制机制、多彩活动、文艺创作、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擦亮“香城泉都”品牌的有效路径,提出了举办桂花产业博览会四个节会活动的建议,对推进我市城市品牌塑造很有启发和帮助。现结合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以及中国桂花城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抓机制,夯实文化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制定出台咸宁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成功创建“香城大舞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嘉鱼、崇阳、咸安3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补齐文化设施建设短板,出台系列制度标准,改革破解难题,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抓体系,补齐文化服务短板。“十三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达到21亿元,市文化中心、市美术馆、香城书房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香城书房”经验在全省推广,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梓山湖香城书房作为央视选取的全国12个独具特色的图书馆之一,亮相央视新媒体直播,获614万网友“围观”,系全省唯一。推进“百千万”文化人才建设机制,重点培育百个社会文艺团队、千名群众文艺骨干、万名文化志愿者。
(三)抓活动,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精心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香城大舞台”“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赛”“黄袍山全国自行车户外挑战赛”等一批文体活动品牌。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形式、提高质量,力争把每场大活动都办出影响力,把每个小活动都办出特色亮点,在唱响主旋律、彰显正能量上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抓发展,举办新兴产业活动。探索新业态,举办相关展会活动,带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2018年,经过一百余天,116个城市的层层筛选,王者荣耀城市赛总决赛于6月30日-7月1日在嘉鱼县文体会展中心举办(主会场在文体会展中心,分会场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来自全国的专业电竞玩家团队,高手云集,决战嘉鱼,角逐王座,成为一场撼动数千万玩家的视听盛宴。同年,我市举办温泉国际漫展,汇集了众多大牌动漫公司,数万种正版周边售卖商品,百名COSER爱好者,更有一场场超燃电子竞技大赛、COSPLAY比赛、二次元宝宝show等赛事,吸引了一大批动漫爱好者的参与。
二、“香城”文化品牌打造情况
2021年,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奋力建设中国桂花城”的决策部署,我市成立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领导小组,从规划编制、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和管理、培育桂花产业龙头企业、祝好文旅融合和宣传、启动桂花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行动等六个方面着手,全面启动中国桂花城建设。
(一)推广桂花文化。大力传承推广桂花文化,打响“中国桂花城”品牌。近年来,我市先后创作了《江南桂花香》《香泉海》《桂乡秋月》《桂花树下》等一批以“桂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在各类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中演出,传播较为广泛,对推广中国桂花城的美好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音乐作品《桂花树下》荣获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楚天群星奖”,并已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九届群星奖音乐类初赛。2021年,我市将大屋雷中秋祭月纳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申报项目,按照申报程序,有望在2024年跻身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1年,我市举办首届中国桂花产品博览会,开展“中国桂花文化高峰论坛”,邀请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所高校、研究所的10多位专家、学者,以桂花文化溯源为核心,深入挖掘桂花文化,探讨桂花文化的发展沿革、现实价值及转化路径,为中国桂花城建设插上文化的翅膀。
(二)开发桂花礼品。支持企业(景区)围绕桂花主题和特色,开发文创产品。2020年底,由咸安区委组织部、咸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湖北香城文创空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咸安有礼”文创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文创产品创意,其中桂馥兰香·桂花香水礼盒以咸宁特色桂花与楠竹相结合,手工竹筒包装桂花香精,“桂花沉香赠送佳人”的创意获得金牌,桂花酒礼盒获得铜牌,桂花粉彩手绘旅行茶具套装获得优秀奖。目前,部分桂花礼品以面向市场发售。2021年,咸宁市文旅局在新一批旅游宣传物料与设计中,按照建设中国桂花城的思路,全力突出桂花主题,融入桂花元素,委托咸宁网乐科技公司精心设计了桂花胸针、运动汗巾、帆布袋、充气U型枕、金属书签等桂花文创产品,作为旅游伴手礼,在2021年举办的北京、天津、郑州、长沙、南昌的等多场旅游推介活动中,深受当地嘉宾和市民好评。
(三)发展桂花产业。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文旅头部企业,提升改造桂花源景区,培育和打造旅游吸引物。咸安区拟依托桂花源的资源禀赋,将其打造为名副其实的高A级景区。近年来,咸安区桂花镇投入资金,对景区内部分民房进行拆除还建,建有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公厕等设施,由桂花镇政府管理,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咸安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谋求与实力企业联姻,2021年以来接待了上海相伴集团等企业,意向开发桂花主题民宿。目前,咸安区已编制《咸宁桂花源总规文本》,规划中的控制区约2.7平方公里,核心区域800亩,景区以其园内有800棵百年以上古桂作为核心吸引物,整体规划“一带三区”空间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桂花源景区工程、游客中心工程、古树保护工程以及相关配套工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创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参与桂花文创产品开发的企业较少,开发的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一部分企业为了获奖进行产品开发,投入市场的产品还不多。一部分企业的桂花产品开发企业,以咸宁南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虽然开发了产品,但是知名度不高,没有市场支撑,以旅游宣传物料、旅游伴手礼形式呈现。
(二)桂花主题景区建设力度不够。咸宁的桂花资源丰富,但是景区建设力度不够。以桂花源景区为例,招待的招商团队,深入洽谈的少,受财力限制,基础建设力度不够,虽已建成一部分基础设施,但还达不到高A级景区的申报标准。开发主体层级不高,投入不大,桂花源景区现在主要依托桂花镇,还没有以区委、区政府为名义开发。
(三)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水平较低,文化品牌优势不够明晰,没有行业的链接支撑,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集群优势。新业态发展探索不够,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不高,文化消费水平较低。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办好中国桂花产业博览会。在市中国桂花城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办好中国桂花产品博览会,集中展示展销全国各地和咸宁地方桂花名特优新产品,推广咸宁桂花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咸宁规划产品的展示、展销与贸易合作,吸引更多的生产企业进入生产、研发、流通链条,提升咸宁规划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搭建咸宁规划产品走出平台,推进咸宁桂花产业发展。
(二)引导开发桂花文创产品。借鉴“咸安有礼”文创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的成功经验,多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文创产品创意,集思广益,将创意者和生产厂家做有效链接,共同开发桂花文创产品。加大优惠政策、资金补贴、媒体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参与桂花产品开发,解决市场出路问题。
(三)推动桂花源景区提升品质。市文旅局近期的A级景区提质扩容工作已将桂花源风景区作为咸宁市A级景区储备项目,将重点调研桂花源风景区,对其项目建设和创A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政策扶持力度,争取早日将景区打造成为高A级旅游景区。
(四)深入开展桂花文化研究。围绕“加快中国桂花城建设,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课题,对咸宁市桂花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同时组织编纂《中国桂花文化研究》《桂花吟卷》《墨韵桂乡》《乡情·桂花人家》等桂花文化书籍,筹备“中国桂花文化之乡”和“中国桂花文化研究基地”申报工作。
(五)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数字产业、动漫产业、影视产业、网络产业、印刷包装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大对数字出版、数字演艺、数字影视、数字艺术、数字视听、动漫游戏、元宇宙、文化大数据等数字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19日
主管领导郑丽年 联 系 电 话18986639933
经办人姓名刘欢 联 系 电 话18942969095
邮政编码43710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含电子文档)
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含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