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为人民而舞 为时代而舞——咸宁市4件舞台艺术作品参加第五届湖北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

来源: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时间:2024-12-26


12月25日晚,第五届湖北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舞蹈专场)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首义剧场)举行。

参加展演的25件舞蹈作品,由各地层层遴选推送,涵盖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和当代舞。作品题材多样,创作思路不拘一格,既有传统底色上的守正创新,也有极具胆识的当代化诠释;既有凝聚青春热血的丰功伟业,也有婉约柔美的东方韵味;既有描摹天高地阔的“远景”,也有探索个人内心世界的“特写”。

独领风骚的荆楚文化、壮美雄奇的峡江风光……湖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风韵在舞台上被一一艺术化地再现,铺展开一幅幅摇曳生姿的人文山水风情画。《荆风楚韵》在楚舞艺术之中加入现代人的审美思维,秉承“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理念,拓展古典舞的表现力与动作质感。《舍》通过哭嫁的表演形式,传达了土家族的传统风俗与伦理观念。《踩霞》通过肢体语言细腻地刻画出峡江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和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寄托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热情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灵感,创编形式新颖的舞蹈作品,在舞台有限的时间框架中实现了对时间的跨越。《一绣一生》《灵绣疏影》的灵感均来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一针一线,飞舞的指间穿过了千年的光阴,也在历史的画布上绣下了浓艳饱满的楚风遗韵。《秦简颂》以云梦秦简为创作素材,演绎秦代法治文化故事。《灯映乡愁》以民俗潜江灯会为题材,舞者们手持花灯翩翩起舞,正所谓花灯寄相思,翘首盼归人,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华丽盛宴,更触动了人们心中浓浓的相思之情。

文艺工作者积极挖掘红色革命题材,深情演绎表达红色基因。《幸福的脚步》、《又见桂花开》和《爷爷的军功章》分别以“长城路上最小的红军战士”向轩、被周恩来总理称为“青年楷模”的何功伟以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为创作原型,引领观众共赴一场红色之约,追忆那些不朽的英雄传奇,让信念穿透岁月。《追光者》以中国光谷光纤科技人员为核心素材,深入探索光纤工作者在突破“卡脖子”技术过程中的艰难历程,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道具的巧妙结合,展现了科技工作者拼搏创新、奋勇向前的动人故事。

舞蹈工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着力引领当下社会生活的精神表达和价值取向。《爸爸的工地》深情讴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城市建设者们;《狗狗拴在绳绳上》针对生活中人们豢养宠物的社会现象,引领人们注意老年人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