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我馆举行2024年童话咸博“小小讲解员”研学夏令营汇报考核活动,40名身披绶带、手势标准的小小讲解员站在展厅文物柜前,用洪亮的声音向面前的众多参观者绘声绘色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获得了阵阵掌声。
少年拔节生长,文明充满生机。这个暑假,我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少年亲身体验讲解文物的乐趣,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了解灿烂的鄂南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源头活水,泽润千年,文脉传承,“声声不息”。小小讲解员们化身宣传咸宁的小使者,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 ,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让咸宁的历史文化在互动中更加可触、可知、可感,成为咸宁的一道独特风景。
多元成长,化教于行
在此次为期9天的培训时间里,我馆社教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深度挖掘博物馆馆藏资源,紧跟时代潮流,链接社会资源,策划出《古瑶拍打舞》《博物馆里的乐器》《通山木雕》《由寝入深》《问道砖茶》等一系列有深度、有新意、深受小小讲解员们欢迎的课程。
讲解需要什么样的语速?声调应该如何变化?手势怎样看起来更加合乎礼仪规范?在第一堂课里,培训老师通过课程+展厅实践的方式,从站姿、坐姿、蹲姿、走路仪态、微笑等多个角度对“小小讲解员”进行细致、全面的岗前培训,练习气息、字、词、句及绕口令,初步掌握成为一名讲解员的必备素质。
“这次活动让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了解,懂得了怎样与观众进行交流,收获非常大。我很享受和游客们讲解、分享历史故事的过程。”从湖南长沙赶回咸宁参加培训的小小讲解员罗子茹把讲解活动培养成了课余时间的乐趣之一,她精彩的表现让各位家长朋友和观众赞不绝口。
来自咸安区实验学校、年仅8岁的万明哲平时喜欢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和杂志,今年暑假,他跟着11岁的姐姐万瑶到博物馆蹭课,在近距离沉浸式感受博物馆的过程中,对馆藏的文物产生了强烈兴趣。
在汇报考核时,万明哲选择了讲解1987年出土于咸安区古田乡新铺村的馆藏品大熊猫化石时,他用带着骄傲的口吻讲解到:“您现在看到的大熊猫化石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完整的大熊猫化石之一,要知道,我们咸宁在距今250万年到1万年前也是大熊猫的故乡呢。”
“对于小小讲解员来说,背稿是对耐心和专注力的考验。小小讲解员的培训经历让孩子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万明哲的妈妈张金介绍说,培训第一天在拿到稿子后,万明哲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姐姐一起查阅博物馆相关资料、学习文物知识,反复模拟情景演练,一遍遍纠正发音问题,调整讲解状态,逐渐从背稿到真正地理解讲稿内容,最后在考核中从容自信地完成了讲解任务。
“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让女儿不再把到博物馆参加培训当作枯燥单调的学习过程。”小小讲解员毕佳兴的妈妈陈洁说,女儿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催爸爸妈妈送她到馆里来,生怕错过一节课。
融学于趣,寓教于乐的“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让大家与文物对话,与历史相知,让当一名小小讲解员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悄然种下,同时也让家长们意识到,在这里,孩子甚至有可能找到自己未来学习的兴趣方向和职业目标。前两天,万明哲就对张金郑重地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当考古学家。”
融学于趣,寓教于乐
咸宁是千桥之乡,各种各样的桥历史悠久、造型各异。在“千桥之乡——咸宁”课,老师详细介绍咸宁的桥。“桥的艺术”手工环节,小小讲解员们DIY单孔桥,借用轻质黏土、彩纸制作荷叶、荷花,塑造出立体的荷塘美景。
“今天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咸宁的桥文化,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古桥的魅力和咸宁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捧着自己的作品,小小讲解员徐妍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由寝入深——古代床榻简史课堂,小小讲解员们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咸宁乡土文化展厅,欣赏用料精良、雕工精细的雕花跋步床,亲身邻略咸宁在木雕艺术上的建树,在DIY仿古木床模型、体验通山木工雕刻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问道青砖课堂里,小小讲解员们跟着国家二级评茶师刘厚汐赏茶艺、学茶道、品茶韵,不仅增长了万里茶道、青砖茶的历史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对中国传统茶艺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青砖茶比砖块还要硬,闻起来真香,喝起来清爽,怪不得畅销欧洲,老祖先的智慧真了不起!”小小讲解员阚文科一边品着青砖茶,一边和小伙伴小声交流。
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一笔一刻,一深一浅,在通山木雕实践课堂,小小讲解员们和家长一起,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刻刀刻出崇阳铜鼓饕餮纹,在专注创作的过程中感知木雕师傅的匠心精神,破解中国古老纹饰的谜题。
“体验木雕的过程中很解压,也很受启发。”家长梅琴说,“这样的课程很新鲜、也很有特色,不仅提升了孩子对古建艺术与非遗工艺的认知,更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了尊重传统、崇尚敬业的种子,非常有意义。”
咸博新“声”,文明使者
在短短的9天培训时期里,来自各所大学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见证了小小讲解员们的成长和蜕变过程。
看着小朋友们亲身体验拍打舞时的欢跃活泼,茶砖课时的细细品茗,铜镜课时的天马行空,木雕课时的专心致志,大学生志愿者李博感受到小小讲解员们通过文物,仿佛在与它的创造者进行对话,“他们了解了文物的诞生,明白了文物的用途,理解着文物背后深藏着的历史变迂,并以自己的理解,向来往于博物馆的人们讲解着文物,以自己之口,传文物之声。”
“小小讲解员思维活跃,能够用更加贴近儿童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历史和文化知识,通常更能够引起年轻参观者的共鸣,使得年轻参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社教部主任彭禹希说,这种独特的优势使得“小小讲解员”活动成为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截至目前,我馆利用暑期已连续举办了10届小小讲解员活动,培养了400余名“文化传承小使者”。今年的“小小讲解员”暑期夏令营活动结束后,考核优秀的小朋友可以成为我馆特聘“小小讲解员”,参与到博物馆实践讲解中,展示自我风采,讲好城市历史故事,做好“美好咸宁”宣讲员。
“小小讲解员活动开展十年来,为博物馆带来了活力与创新。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历史知识,还增强了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馆长周小刚表示,未来,我馆将继续深化小小讲解员活动,邀请专业的讲师和博物馆研究员为孩子们带来前沿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讲解技巧培训,确保他们的讲解内容既准确又富有深度;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历史知识、文化理解以及服务意识等,确保小小讲解员能够更好地服务公众;积极组织小小讲解员参与省、市“小小讲解员风采大赛”、“红领巾讲解员大赛”等各类交流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通过增加互动体验、拓展培训内容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小小讲解员”的品牌影响力。